疾病监测, 2013, 28(7): 570-574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3.7.016
Death cause underreporting through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in Guangdong, 2009-2011
XU Xiao-jun, XU Yan-jun, CAI Qiu-mao, SONG Xiu-ling, MENG Rui-ling, XU Hao-feng, XIA Liang, ZHOU Shao-en
Guangdo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angzhou 5103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mpleteness of death cause reporting through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in Guangdong province. Methods Capture-recapture method was used in the underreporting survey. The survey townships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in the areas covered by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in Guangdong. The residents' basic information from 2009-2011, including death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death data collecte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eath data reported through the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underreporting rate was calculated. Results The underreporting rate of death cause was 14.44%, ranging from 2.91% to 30.38%, during this period. So the adjusted population based mortality was 6.58‰ in Guangdong during 2009-2011 and the mortality in surveillance counties ranged from 3.84‰ to 8.17‰. The completeness of death cause reporting through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reached 85.11% in Guangdong during 2009-2011, but the completeness could reach 99.15% by adding the underreporting deaths. The rate of death with unknown cause in this stud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outine reporting. Conclusion The completeness of dearth cause reporting in Guangdong met the state requirements basically. The improvement could be made by conducting underreporting survey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surveillance.
Keywords:    capture-recapture   death cause   underreporting   completeness  

2009-2011年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漏报调查分析
许晓君, 许燕君, 蔡秋茂, 宋秀玲, 孟瑞琳, 徐浩峰, 夏亮, 周少恩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所, 广东 广州 510300
摘要
目的 评估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人群死因监测报告完整性,为今后改进监测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开展漏报调查,应用整群抽样法,在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点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收集抽中镇/街2009-2011年全部户籍人口、出生、死亡以及死因个案信息,通过与抽中镇/街同期(2009-2011年)常规网络报告系统的已报告数据进行核对,标记重复个案,计算漏报率,调查结果用构成比和率进行描述。 结果 2009-2011年广东省人群死因监测系统合计漏报率为14.44%,各监测点漏报率在2.91%~30.38%之间;经漏报率校正,2009-2011年全省人群校正死亡率为6.58‰,各监测点校正死亡率在3.84‰~8.17‰之间;2009-2011年广东省人群死因监测网络报告完整性为85.11%,漏报调查完整性为94.11%,但经漏报和常规报告两个来源合并补充后,全省死因监测数据完整性可提高到99.15%。但漏报调查的死因不明率高于常规报告。 结论 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完整性基本符合国家死因监测质控要求,但仍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漏报调查和常规报告相互补充,监测系统完整性可达满意水平,漏报调查是评估监测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捕获-再捕获   死因监测   漏报调查   完整性  

内容大纲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完整性评价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漏报率
2.3 校正死亡率
2.4 完整性评估
2.5 死因调查质量
3 讨论
  监测系统完整性不仅是评价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影响监测数据综合应用的重要前提。广东省从1990年开始参与国家疾病监测系统,对居民死因开展系统监测,2006年应国家要求调点和扩大监测范围,目前形成涵盖广州越秀区、南雄市、四会市、台山市、五华县、汕尾城区、云浮云城区和珠海市的人群死因监测系统,覆盖人口约600万,监测系统每三年开展一次死因漏报调查,对评估完整性和校正人群死亡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捕获-再捕获方法对广东省2009 2011年死因报告情况进行漏报调查和结果分析,拟对改进监测质量提供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全人群死因监测点(广州越秀、云浮云城、汕尾城区、韶关南雄、梅州五华、江门台山、肇庆四会、珠海香洲和珠海金湾区)各选取1个镇/街,镇/街选择条件是: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和报告死亡率均居于全县中等水平,把抽中的9个镇/街124个村/居委的2009 2011年户籍死亡个案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apture-recapture, CR)对广东省全人群死因监测地区开展漏报调查,调查方法执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一方案,具体做法是由省CDC统一对监测县区和抽中乡镇的调查员进行培训,各地调查员联系抽中镇/街的民政、计生干部和村医等,收集2009 2011年户籍人口数、出生数、死亡数,并对死亡个案进行入户调查,所有死亡个案及死因信息统一录入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漏报调查模块”中。同时,按照“户籍地址、死亡时间”条件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查询导出2009 2011年9个抽样镇街已报告的死亡个案数据库,然后,将漏报调查收集的死亡个案,依据姓名、性别、户籍地址和死亡时间等信息逐例与来自“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导出的常规报告数据库核对,如常规死因网报数据库中有此个案,则抄录常规报告ID号填在漏报数据库中,作为2个来源均存在的关键变量,使用精确匹配法对重复个案进行标记,即姓名、性别、出生死亡时间和户籍地址均一致时方标记为重复个案。
1.3 完整性评价方法
  捕获-再捕获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估监测系统完整性的方法 ,它通过评价现存的2个或多个不完整的数据来源之间个体的重叠程度来评估总体数量。它的应用条件应符合:(1)有2个分别独立的收集病例渠道,彼此相关越小则误差越小。(2)具有严格限定条件的疾病监测区域,确保病例来自同一总体。(3)已建立登记和报告制度的疾病。该方法尤其适用疾病监测如传染病、死因等监测系统完整性的评价。利用CMR方法,考虑到计数不足或遗漏的程度,根据此遗漏率,可以调整粗死亡率,并获得比较准确的人群总体死亡率(校正死亡率)。
漏报率=(人群死亡总数估计值-报告死亡数)/人群死亡总数估计值 (1)
校正死亡率=粗死亡率/(1- 漏报率) (2)
完整性=1-漏报率 (3)
两个来源合并后完整性=
/N×100 (4)
式中,N:病例总数的估计值,M1:第一来源病例数(常规报告),M2 第二来源病例数(漏报调查),m: 两个来源的重复病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漏报调查共9个乡镇124个村/居委,抽中镇/街2009 2011年合计户籍总人口是1 264 574人(城市793 416人,农村471 158人)。抽样调查人口约占同期广东省人群死因监测系统覆盖人口的7%。
2009 2011年漏报调查共收集9个乡镇/街道户籍死亡人数6499例,经审核整理,剔除重名、异地户籍和死亡时间不符等个案98例,最终有效数据共6401例,按照“户籍地址、死亡时间”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导出同期9个抽样镇/街常规报告死亡个案共5819例,经核对姓名及关键个人信息,两个来源中重复一致的个案有5477例,经CR法理论总体公式估算,全省9个抽样镇/街的户籍人口中理论死亡总数为6801例,抽样镇/街的常规网报数、漏报调查数、两库重复及估计死亡总数见表1。
2.2 漏报率
  2009 2011年广东省常规网络报告系统平均漏报率为14.44%,其中城市、农村分别为14.10%和14.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9,P=0.357)。各监测点漏报率在2.91%~30.38%之间, 其中4个监测点(占监测点总数50%)漏报率小于10%,2个监测点(占监测点总数25%)漏报率在11%~15%之间,另2个监测点在25%~31%之间(占25%监测点总数),各监测点对全省漏报率的贡献值最大的是五华县和汕尾城区,分别贡献33%和34%,越秀区贡献值为15%,其余监测点贡献值在6%以下。
本次漏报调查2009 2011年全省平均粗死亡率为5.06‰, 低于同期全省常规报告粗死亡率5.62‰。
2.3 校正死亡率
  用2009 2011年平均漏报率来校正广东省及监测点常规报告死亡率,广东省2009 2011年人群校正死亡率为6.58‰(城市为5.84‰,农村为7.23‰),各监测点校正死亡率在3.84‰~8.17‰之间。江门台山市校正死亡率最 高,达8.17‰,其次是广州越秀区(7.39‰),韶关南雄市、肇庆四会市、梅州五华县和汕尾城区在6.65‰~6.80‰之间,云浮云城区5.70‰,珠海最低,仅3.84‰,广东省及各监测点漏报率、常规报告率和校正死亡率见表2。
2.4 完整性评估
  根据常规网络报告漏报率评估,2009 2011年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人群死因监测网络报告完整性为85.11%;广东省8个监测点中有3个监测点(占37.5%)完整性大于95%,1 个大于90%,2 个介于85%~89%之间,另有2个较低,为74.83%和69.60%。
2012漏报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数据完整性为94.12%,其中8个监测点有4个监测点(占50%)完整性大于95%,另有2个监测点(占25%)在90%~94%间,还有2个监测点(占25%)完整性在85%~85%之间。总体上,漏报专项调查的完整性优于常规网络报告完整性。
通过常规网络报告和漏报专项调查2个途径的数据合并相互补充后,死因数据完整性提高到99.15%,8个监测点中有2个(占25%)可达100%,其余监测点完整性均大于95%。广东省及监测点常规报告、漏报调查及两个来源合并的完整性见表2。
2.5 死因调查质量
   为评价漏报调查的死因调查质量,我们把抽中9个乡镇的漏报调查和常规网络报告的死因谱进行比较,经χ2检验:两个来源的主要死因总体分布不同(χ2=78.72,P=0.000),其中仅以呼吸系统疾病(χ2=17.975,P=0.000)和诊断不明(χ2=58.777,P=0.000)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死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2009-2011年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抽样乡镇/街道漏报调查结果
Table 1 Death cause underreporting survey in villages and towns in Guangdong, 2009-2011
辖区 常规报告(M1) 漏报调查(M2) 两库重复(m) 估计死亡总数(例)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广州越秀278293260831251314281846212269239720329342306976
韶关南雄151131145427152148164464143126142411161154167482
珠海香洲188212220620200230227657189209215613199233232665
珠海金湾1127395280119779529110765922641258698309
江门台山3753563311062382376350110837435633110613833763501109
肇庆四会110139135384117134130381107130125362120143140404
梅州五华329333340100240443842612683043253209494374494531339
汕尾城区2912581867353253132679052372231706303993622921056
云浮云城172164142478171169141481167162138467176171145492
全省合计2006195918545819212121992081640118401865177254772312231021776801
城市122811441014338612481249113436311097107597031421412133811913942
农村7788158402433873950947277074379080223359019729862859


表2 2009-2011年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漏报调查结果
Table 2 Death cause underreporting in routine reporting in Guangdong,2009-2011
辖区 漏报率/% 常规报告粗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常规报告完整性/% 漏报调查完整性/% 两个来源合并完整性/%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平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平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平均
广州越秀15.5214.3314.9414.896.216.166.56.297.37.247.647.3985.1486.6898.05
韶关南雄5.9214.8613.4111.425.735.855.835.816.476.616.586.5588.5896.2799.59
珠海市 7.2610.874.657.523.583.583.53.553.873.873.793.8492.4097.3399.69
江门台山2.095.325.434.247.897.857.737.828.248.208.078.1795.7699.91100.00
肇庆四会8.552.983.844.995.706.117.116.316.006.447.486.6495.0594.3199.75
梅州五华24.7525.8024.8825.165.214.844.864.976.966.476.506.6474.8394.7098.66
汕尾城区27.0628.7436.3230.385.464.504.294.737.846.466.176.8069.6085.7095.64
云浮云城2.344.142.132.915.305.645.665.535.465.815.835.7097.1597.76100.00
全省合计13.2415.1914.8414.445.665.555.645.626.526.546.626.5785.1194.1299.15
城市13.0314.5014.8614.105.084.965.045.025.845.805.925.8485.9692.1198.30
农村13.6516.1514.8114.906.196.096.186.157.177.267.257.2383.9496.89100.00


表3 2009-2011年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抽中乡镇的漏报调查和常规报告的主要死因构成比较
Table 3 Proportion of death causes in underreporting survey and routine reporting in Guangdong,2009-2011
死 因 漏报调查 常规网报 χ2检验
报告数 构成比/% 报告数 构成比/% 报告数 构成比/%
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1181.84871.502.4300.119
恶性肿瘤155924.36141024.230.0260.873
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病1151.801182.030.8710.351
循环系统疾病287644.93258144.350.4090.523
呼吸系统疾病73111.4281313.9717.975*0.000
消化系统疾病1442.251432.460.5740.449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751.17781.340.7020.402
围生期疾病及先天畸形610.95661.130.9730.324
诊断不明2103.28701.2058.777 0.000
伤害4196.553746.430.0710.790
   合 计6401100.005819100.0078.720 0.000

3 讨论
  捕获-再捕获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估监测系统完整性的方法 ,计算完整性的重要前提是获得监测人群中实际发生的病例数,理论上只有主动监测能收集到100%的病例数,但现实中难以做到。而捕获-再捕获方法提供了间接估计实际病例数的途径。美国CDC在其发布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指南》中也推荐CR法评价监测系统完整性[2]。我国自2004年实行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并在2008年把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人群死因监测纳入其中,它是独立于民政、公安的生命统计管理的另一渠道,由于网报系统的每例个案均有足够个人信息可被识别出来,并能与其他来源数据进行精确匹配,符合应用CR法的基本条件。本次调查是广东省死因监测系统首次应用CR法进行完整性评估。
结果显示,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2009 2011年常规网络报告系统的平均漏报率为14.44%,其完整性为85.11%,城市和农村无明显差异;8个监测点的平均漏报率分布在2.91%~30.38%之间,完整性介于69.62%~97.09%之间,其中有50%的监测点完整性较好,还有个别监测点完整性较差,说明监测系统报告完整性差距较大。各监测点对全省总体的漏报贡献主要来源于五华县和汕尾城区,贡献比例分别为33%和34%,其余6个监测点贡献较低(<15%)。指明了广东省今后提高完整性的下阶段质量控制关键点。广东省死因监测完整性基本达到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质控要求(漏报率<15%),比该省2001年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漏报率(17.26%)[4]有所降低,但和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其他地区,如南京市[5](漏报率2.4%)、武汉市[6](漏报率7.90%)、浙江省[7](漏报率5.28%)等的完整性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不过由于部分文献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如未完全采用捕获-再捕获法评估总体,相互比较值得商榷。
通过漏报率可对常规网络报告结果人群死亡粗率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正,从而较准确评估人群实际死亡水平,并为制定政策和政府决策所采用。经校正,2009 2011年广东省居民平均死亡水平为6.58‰,各监测点的校正死亡水平在3.84‰~8.17‰之间。广东省台山市死亡水平(8.17‰)明显偏高,与当地具有悠久的侨乡历史以及国人叶落归根传统观念有关,也符合历年监测水平较高的趋势;其次,越秀区死亡水平较高(7.39‰),与其居于广州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区,历史悠久,人口结构趋于老化等因素有关;珠海市的死亡水平明显偏低,可能与新兴经济特区人群年龄结构总体偏年轻、购房入户政策带来的新移民人户分离情况较多等因素有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单一的死因网络报告系统完整性(85.11%)或者漏报专项调查完整性(94.12%)均不满意,但通过对2个来源的数据进行合并补充后,则死因数据完整性(99.15%)得到明显提高,并且3/4的监测点完整性可达94%以上,另1/4监测点达85%以上,说明利用捕获-再捕获方法是提高监测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提示我们在常规监测工作中,每年收集民政殡葬名单或公安销户名单进行核对补充,是提高监测系统完整性的良好方法,应成为常规工作。
漏报调查的死因准确性方面略低于常规网络报告,体现在死因诊断不明率明显高于常规报告,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低于常规报告,可能与这2类情况诊断率较低,以及漏报调查回顾收集方式存在较多的信息偏倚等有关。
监测系统完整性是指监测系统所探测的病例数占实际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它与监测点是否有规范的生命统计政策、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报告制度是否完善与执行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完整性较好的监测点大多具备上述条件,而完整性差的监测点更须在政策、管理与制度建设上去改进完善。此外,监测系统完整性还与重报和漏报有关。因此,在评估完整性之前,对漏报调查和常规报告的数据库各自进行查重、核对与剔重等清理后,再进行2个来源重复个案的标记,建议标记时使用精确匹配法,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和户籍地址等多项信息进行精确匹配,否则过高的假阳性将导致高估完整性。
为减少重名、信息缺乏而无法匹配的情况,提高不同来源数据的核对准确性,应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在常规工作中要关注个案信息的准确和完善,尽量以身份证信息为依据填写,减少户籍地址归类不详和社区与大医院重复报告的问题。在漏报调查中还须关注姓名同音不同字、住址与户籍不一致以及死亡时间不精确等问题。
( 志谢: 广东省疾病监测系统所有监测点调查人员)

参考文献
[1] Eugene MI.The use of capture-recapture methods in public health[J].Bull WHO,2002,80(11):845.
[2] CDC.Updated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J].MMWR,2001,50:1-35.
[3] Zhao ZX,Ma JQ. USING of Capture-recapture in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information integrality assessment[J]. Disease Surveillance,2007,22(10):709-711.(in Chinese) 赵自雄,马家奇.捕获-再捕获方法在传染病报告信息完整性评价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2007,22(10):709-711.
[4] Xu YJ,Ma WJ. Quality analysis of national disease surveillance sites in Guangdong,2001[J].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4,30(6):24-25.(in Chinese) 许燕君,马文军.2001年广东省国家疾病监测点监测质量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6):24-25.
[5] Liang YQ,Yang HF, Wang ZY,et al. Investigation of missing report on death cause surveillance in Nanjing[J].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2011,19(6):617-618.(in Chinese) 梁亚琼,杨华凤,王志勇,等.南京市死因监测漏报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6):617-618.
[6] Xiao YY, Hu RY, Gong WW, et al. Analysis of under-reporting of birth,death,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hronic diseases in Zhejiang province,2007[J]. Disease Surveillance,2008,23(11):727-730.(in Chinese) 肖媛媛,胡如英,龚巍巍,等.2007年浙江省居民出生、死亡、传染病、慢性病漏报调查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1):727-730.
[7] YangNN, Yan ZQ, Shun HL, et al.An evaluation on the under-reporting and quality of death surveillance system among wuhan resid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2011,19(6):613-616.(in Chinese) 杨念念,严正琼,孙惠玲,等.武汉市居民死亡漏报调查及死因监测质量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6):6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