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  2014, Vol. 29 Issue (6): 424-427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洪志恒, 向妮娟, 邢薇佳, 丁凡, 曹洋, 涂文校, 倪大新, 金连梅
HONG Zhi-heng, XIANG Ni-juan, XING Wei-jia, DING Fan, CAO Yang, TU Wen-xiao, NI Da-xin, JIN Lian-mei
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cerned in China, June 2014
疾病监测, 2014, 29(6): 424-427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4, 29(6): 424-427
10.3784/j.issn.1003-9961.201.06.00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6-12
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洪志恒1, 向妮娟1, 邢薇佳2, 丁凡1, 曹洋1, 涂文校1, 倪大新1, 金连梅1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 北京 102206;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 102206
摘要目的 评估2014年6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根据既往历史数据分析,结合近期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预计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与5月持平或略有下降,报告事件将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等传染病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近期多地发生登革热输入病例,既往发生过登革热流行或暴发的地区尤应加强防控工作。人感染H7N9禽流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中东呼吸综合征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近期有所上升,但传入我国的风险仍为低,输入病例导致该病在我国本土化和大范围播散的可能性极低。 结论 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5月持平或略有下降;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和中东呼吸综合征,一般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以及食物中毒。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cerned in China, June 2014
HONG Zhi-heng1, XIANG Ni-juan1, XING Wei-jia2, DING Fan1, CAO Yang1, TU Wen-xiao1, NI Da-xin1, JIN Lian-mei1     
1.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enter,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2.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isk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cerned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n June 2014. Methods Expert counsel was conducted on the incidence data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priority communicable diseases reported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and the experts in all the provincial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China attended the evaluation through video conferenc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would be similar to or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May and the major forms would b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umps, rubella and varicella outbreaks, followed by food poisoning. Imported dengue fever was reported in some areas recently,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areas where dengue fever outbreaks once occurred. The human infection with H7N9 virus will remain at a low level. The risk of imported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still exist, but large scale outbreak might not occur. The risk of imported Ebola virus disease is low.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would be similar to or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May. It is necessary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human infection with H7N9 virus, Ebola virus disease and food poisoning.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Communicable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2011年4月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始启动月度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重点传染病风险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回顾近期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研判下个月的可能发展趋势,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和病种,以做好监测和应对准备。2014年6月5日,中国CDC举行了2014年6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现将主要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  评估方法和依据

本月风险评估所采取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依据与之前无差异,详见已发表的文章[1, 2]

2  评估结果 2.1   风险地图(示意图) 2.1.1  

近期全球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见图1

图 1  近期全球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截至2014年6月1日) Fig.1  Recent global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s of 1 June 2014)
2.1.2  

近期国内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见图2

图 2  近期国内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截至2014年6月2日) Fig.2  Recent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in China (as of 2 June 2014)
2.2  特别关注  

无。

2.3  重点关注   2.3.1  手足口病 

截至6月2日,2014年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 224 842例,重症11 184例,死亡225例;报告病例数、重症数和死亡数分别较2013年同期增长101%、186%和127%。与2013年同期相比,27个省份的病例数增加,25个省份的重症数增加,15个省份的死亡数增加。报告病例数居全国前5位的省份是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和浙江,5省病例总数占全国的54%。从病原学分型来看,肠道病毒71型(EV71)构成占50.9%,较2013年同期的构成(45.6%)上升。

6月为我国手足口病高发期,全国整体手足口病病例数、重症数和死亡数将继续呈高位水平,特别是中、北部省份病例数和重症数增加可能较前期更加明显。

建议:(1)各省做好手足口病监测,结合病原学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及时研判疫情形势。(2)做好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宣教,以及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重症的早期识别和及早转诊。(3)重点省份要做好重症病例救治设备的配置,组建本地区技术指导专家组,及时进行技术指导。

2.3.2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信息[3],截至2014年6月1日,全球18个国家累计报告MERS确诊病例681例,死亡204例。病例分布于沙特570例,死亡176例;阿联酋65例,死亡9例;卡塔尔9例,死亡5例;英国3例,死亡2例;突尼斯3例,死亡1例;约旦11例,死亡4例;阿曼3例,死亡3例;法国2例,死亡1例;科威特3例,1例;马来西亚1例,死亡1例;美国3例;荷兰2例;意大利、希腊、埃及、也门、黎巴嫩和菲律宾各1例。

自2014年4月28日以来,WHO共新通报420例病例,死亡111例。病例分布于沙特(389例),阿联酋(16例),约旦(6例),美国(3例)、荷兰(2例),埃及、也门、黎巴嫩和菲律宾(各1例)。其中荷兰、美国、埃及、也门、黎巴嫩和菲律宾均为新报告病例的国家。

根据WHO风险评估结论和文献研究结果[4],目前MERS-CoV的人际传播能力仍较低。我国与中东地区有持续的人员往来,发生输入病例的可能性较高。疫情输入后,不排除出现二代病例,但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建议:(1)追踪疫情最新进展,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及风险评估。(2)根据疫情演进和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制定和调整应对策略。(3)各级医疗和疾控机构参照已下发的技术文件,加强MERS疑似病例的监测和排查工作(注重流行病学史)。(4)医护人员做好感染防护,以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5)做好实验室相关检测技术准备。(6)继续为其他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如宗教局、质检总局)。(7)加强媒体沟通及健康知识宣传。

2.4  一般关注   2.4.1  人感染H7N9禽流感  

2014年5月,我国内地报告病例16例,死亡4例。病例分布在广东省(5例),安徽省及江苏省(各3例,各死亡1例),山东省(2例,死亡1例),吉林省(1例,死亡1例),湖南省和江西省(各1例)。截至2014年6月2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病例433例,死亡161例。与4月(报告23例)相比,5月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有新的县(区)报告病例。病例的暴露感染模式未出现明显变化,仍以活禽接触或有活禽市场的暴露为主,仍以老年人和男性为主。

由于病毒病原学特征、病例的主要感染途径和模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活禽销售的监管措施和居民自我防护意识较疫情刚发生时已有明显改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疫情将会继续保持低水平波动和点源发病状态;在活禽运输监管不力的地区,新发病例及新发地区可能会继续出现。

建议:(1)继续做好病例的监测和现场调查工作,特别是聚集性病例调查。(2)持续关注病毒可能发生的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

2.4.2  西非埃博拉病毒病(EVD)疫情 

几内亚:根据WHO通报[5],4月27日至6月1日,共新增报告EVD病例110例,新增死亡67例,病死率无显著变化,新增疫区Telimele和Boffa。现有16例病例仍在接受隔离治疗,604名接触者正在进行医学观察,部分社区存在持续抵触EVD防控措施的情况。截至6月1日,几内亚累计报告EVD临床病例328例,死亡208例(病死率63%)。塞拉利昂:5月26日,塞拉利昂首次出现EVD确诊病例。截至6月1日,塞拉利昂累计报告79例临床病例,其中6例死亡,病例分布在7个地区。目前,4例病例仍在隔离治疗,部分病例拒绝接受临床治疗和医学隔离,已返回家中,从而增加了该国疫情防控的难度。利比里亚: 5月29日,报告1例疑似死亡病例,目前该国累计报告36例,11名密切接触者正在进行医学观察。

WHO通过风险评估认为:几内亚疫情目前仍有持续之势,塞拉利昂存在疫情扩散可能。但风险评估结果尚无改变,即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低,输入病例导致该病在我国本土化和大范围播散的可能性极低。

建议:(1)继续密切关注几内亚及周边国家疫情发展,及时汇总分析WHO及相关国际组织发布的疫情信息,适时开展风险评估。(2)建议旅游、商务等部门在边境口岸对我国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的公民开展EVD防控知识宣传,从而提高公众对EVD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并知晓从上述国家回国后3周内出现发热、虚弱、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告知其旅行史。(3)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从上述国家归来的主动申报有症状的人员,按照规定程序仔细排查并采取医学措施,对发现的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及时安全移交当地医疗机构实施进一步诊疗,相关机构做好后续追踪管理。

2.4.3  食物中毒 

2014年5月,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7起,报告中毒826例,死亡4例。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报告10起,中毒338例,无死亡;中毒原因分别为沙门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3起,中毒61例,无死亡;中毒原因分别为四季豆、蓖麻子、发芽马铃薯。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1起,中毒6例,无死亡;中毒原因为百草枯(除草剂)。毒蘑菇中毒1起,中毒3例,死亡1例。不明或尚未查明原因的原因食物中毒事件12起,中毒418例,死亡3例。学校食物中毒事件14起,中毒426例,无死亡。分别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中毒总人数的51.9%和51.6%。其中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10起。

根据既往的趋势预测,6月食物中毒事件将会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为主,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将会有所增加。由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建议:(1)各级卫生部门要认真组织分析本地区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风险,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的监测报告和风险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夏季食物中毒事件的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同时,建议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等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2)切实加强对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的临床救治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工作,认真做好救治设备条件、解毒药物、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品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地居民采食野生植物和蘑菇的习惯,及时发出预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3  讨论

6月风险评估会议重点分析了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疫情以及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态势,讨论了MERS和EVD的疫情进展。

根据既往历史数据分析,结合近期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预计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与5月持平或略有下降,报告事件将以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等传染病为主,

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近期,多地发生登革热输入病例,既往发生过登 革热流行或暴发的地区尤应加 强防控工作。人感染H7N9禽流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中东呼吸综合征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近期有所上升,但传入我国的风险仍为低,输入病例导致该病在我国本土化和大范围播散的可能性极低。

5月下旬,我国部分北方地区及中东部地区呈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建议公众参考《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2014版)》相关内容,预防和减少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部分南方省份因降雨造成城市内涝,当地卫生部门应注意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应对灾害引发的各类次生公共卫生风险。

( 志谢: 对参与2014年6月风险评估会议并提供宝贵建议的雷苏文、卢亮平、李丽、任翔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Tu WX, Zhou L, Wang R,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June 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2013,28(6):424-428.(in Chinese) 涂文校,周蕾,王锐,等. 2013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 疾病监测,2013,28(6):424-428.
[2] Li LL, Wang DY, Wang Q,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December 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2013,28(12):964-968.(in Chinese) 李雷雷,王大燕,王芹,等. 2013年12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 疾病监测,2013,28(12):964-968.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update .(2014-06-04). http://www.who.int/csr/don/2014_06_04_mers/en/.
[4] WHO risk assessment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24 April 2014 .(2014-04-24). http://www.who.int/csr/disease/coronavirus_infections/MERS_CoV_RA_20140424.pdf?ua=1 .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bola virus disease, West Africa-update . (2014-06-04). http://www.who.int/csr/don/2014_06_04_ebola/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