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22年12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8种,涉及235个国家和地区。 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35个)、猴痘(110个)、登革热(28个)、麻疹(27个)和霍乱(14个)。 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埃博拉病毒病(47.0%)、裂谷热(44.2%)、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40.0%)、拉沙热(17.6%)和西尼罗热(7.6%)。 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疟疾、霍乱、登革热和麻疹。 亚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黄热病、拉沙热、猴痘、疟疾和麻疹;美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霍乱、猴痘、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欧洲主要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和侵袭性A群链球菌感染。Abstract: In December 2022, a total of 68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reported globally, affecting 235 countries and regions. Except for influenza, the top five infectious diseases affecting greatest number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re COVID-19 (235), monkeypox (110), dengue fever (28), measles (27) and cholera (14). The top five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highest case fatality rates were Ebola virus disease (47.0%), Rift Valley fever (44.2%), 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40.0%), Lassa fever (17.6%) and West Nile fever (7.6%). The top five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greatest number of deaths were COVID-19, malaria, cholera, dengue fever and measles. The prevalen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sia were COVID-19, cholera and dengue fever, the prevalen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frica were COVID-19, cholera, yellow fever, Lassa fever, monkeypox, malaria and measles, the prevalen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merica were COVID-19, cholera, monkeypox, dengue fever and chikungunya fever, the prevalent infectious disease in Europe were COVID-19, monkeypox and invasive group A streptococcus infection.
-
Keywords:
-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
- Cholera /
- Yellow fever /
- Ebola virus disease /
- Lassa fever
-
为防止传染病传入我国,保障我国人民健康,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全球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测工作组,实时收集权威、专业机构发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染病疫情信息,由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审核、整理和分析,形成全球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测报告,向口岸一线业务人员提供疫情信息。2022年12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8种,波及235个国家和地区。现对重点关注传染病疫情态势进行研判分析。
1. 方法
翻译、整理、汇总重点关注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2. 疫情分析
12月全球传染病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见表1。
表 1 2022年12月全球传染病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Table 1. Countries and regions affected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cs in the world, December 2022病名 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个) 主要国家和地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35 美国、印度、巴西、法国、德国 猴痘 110 美国、巴西、西班牙、法国、英国 登革热 28 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 麻疹 27 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也门、印度尼西亚 霍乱 14 刚果(金)、喀麦隆、埃塞俄比亚、海地、阿富汗 脊髓灰质炎 9 也门、刚果(金)、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贝宁 基孔肯雅热 8 巴拉圭、危地马拉、秘鲁、玻利维亚、印度 钩端螺旋体病 8 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军团菌病 7 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中国香港 疟疾 7 刚果(金)、泰国、孟加拉国、巴拿马、墨西哥 肺炎球菌感染 7 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沙门菌感染 7 美国、挪威、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 甲型肝炎 7 美国、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 白喉 6 孟加拉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比利时 水痘 6 美国、韩国、日本、泰国、澳大利亚 黄热病 5 喀麦隆、刚果(金)、刚果(布)、加纳、塞拉利昂 大肠埃希菌感染 5 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 流行性腮腺炎 5 泰国、韩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 百日咳 5 阿富汗、南非、澳大利亚、美国、日本 细菌性痢疾 5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中国台湾 结核病 5 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伤寒 5 刚果(金)、美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 寨卡病毒病 5 泰国、危地马拉、巴拉圭、玻利维亚、萨尔瓦多 弯曲杆菌病 4 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新加坡 恙虫病 4 韩国、日本、泰国、中国台湾 梅毒 4 泰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 乙型肝炎 4 韩国、美国、泰国、中国台湾 丙型肝炎 4 韩国、美国、泰国、中国台湾 戊型肝炎 4 南苏丹、韩国、日本、新加坡 阿米巴性痢疾 3 泰国、日本、中国台湾 李斯特菌病 3 意大利、美国、中国台湾 炭疽 3 菲律宾、津巴布韦、坦桑尼亚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3 阿富汗、俄罗斯、乌干达 隐孢子虫病 3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淋球菌感染 3 美国、澳大利亚、泰国 拉沙热 3 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几内亚 猩红热 3 韩国、泰国、英国 裂谷热 2 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 艾滋病 2 日本、韩国 利什曼病 2 肯尼亚、巴拿马 注:表中仅列出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40位的传染病 2.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2月,境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反弹,新增15036978例确诊病例和49311例死亡病例,环比分别上升37.8%和21.9%。其中,美洲、西太平洋和欧洲区域新增确诊病例数环比分别上升120.0%、31.9%和11.6%。我国周边国家疫情形势仍严峻,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新增确诊病例数居全球前10位[1]。当前,全球有超过500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流行,BQ.1及其亚分支为全球流行的优势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近期,XBB.1.5变异株在美国等国家流行比例逐渐增加,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有研究报道可能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但致病性有待研究,引起国际关注[2]。12月,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随着变异株致病力减弱、疫苗覆盖率提升和防控经验积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包括调整核酸检测策略、加强药物和检测试剂储备、重点保障重症和高危人群救治、优化出入境人员和货物管理等措施,同时要求继续做好病毒变异追踪,及时开展研判。
2.2 霍乱
2022年,全球霍乱发病和死亡人数在连续多年下降之后出现激增,超过29个国家暴发了霍乱疫情或报告了霍乱病例,累计报告至少1267723例病例,其中2482例死亡。病例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和美洲区域,许多国家报告病例数和病死率高于往年。造成霍乱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许多国家正在经历龙卷风、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长期人道主义危机、政局不稳定和武装冲突;部分国家需同时应对多种传染病疫情;霍乱检测试剂、疫苗和其他医疗资源匮乏。12月,全球多国霍乱疫情呈上升趋势,其中,海地、马拉维和肯尼亚分别新增9943例、4911例和1865例霍乱病例,环比分别上升9.3%、10.9%和118.9%;阿富汗新增 14321 例病例,环比下降 14.3% [3–4] 。
2.3 黄热病
黄热病在中非和西非呈地方性流行。2022年截至12月11日,非洲区域12个国家报告了黄热病确诊病例,累计报告115例,其中23例死亡。受疫情影响国家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科特迪瓦、刚果(金)、加纳、肯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刚果(布)、塞拉利昂和乌干达。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2021年非洲区域儿童黄热病疫苗覆盖率为48%,远低于80%的群体免疫阈值[5],表明仍存在大量易感人群,病毒在未接种疫苗人群中存在持续传播风险。当前,在一些疫苗覆盖率低、人口流动频繁且存在安全问题、难以抵达等高风险地区,黄热病毒仍在持续传播;近期发现部分病例来自城市,表明黄热病疫情在非洲进一步扩散风险高。
2.4 埃博拉病毒病
2022年11月29日,乌干达最后1例埃博拉病毒病确诊病例病毒检测结果阴性后出院,同日报告最后1例死亡病例,此后连续42 d无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宣布疫情结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64例病例,其中,77例死亡[6]。埃博拉病毒病是乌干达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该国分别于2000年、2011年和2012年(2次)暴发了4次苏丹型埃博拉病毒病疫情。2007年和2018年还暴发了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提示病毒可能在宿主动物体内持续存在,因此,不排除再次暴发疫情的可能性。乌干达在快速发现和应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再次出现等预防控制疫情的能力不足。
2.5 拉沙热
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的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在尼日利亚、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流行,总病死率约1%,但在住院患者中可高达15%。2022年,尼日利亚拉沙热流行强度显著超过去年,全年累计报告1038例拉沙热确诊病例,其中183例死亡,同比分别上升128.6%和98.9%,病例分布范围明显扩大(2022年该国27个州报告病例,超过2021年的17个)[7]。2022年,几内亚报告零星散发病例,累计报告8例病例,其中4例死亡。12月,尼日利亚进入拉沙热流行高峰期(通常为12月至次年3月),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数均呈上升趋势,新增45例确诊病例和4例死亡病例,环比分别上升45.2%和100.0%。12月,几内亚新增1例病例。
3. 讨论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防控工作目标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虽然,当前全球流行的优势变异株致病力较原始株和Delta株减弱,但仍可能出现生物学特性发生重要改变的变异株,输入我国后将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口岸需继续做好疫情监测,追踪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情况,针对核酸/抗原检测阳性、健康申报/检疫发现异常情况的入境人员采集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并开展全基因测序,及时捕获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发生重要改变的境外输入变异株,为优化调整我国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霍乱在全球多个区域广泛流行,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疫情形势严峻,且已有病例从疫情流行国家输入至其他国家。因此,霍乱病例输入我国的可能性较高,不排除轻症患者和带菌者未被检疫发现,输入后进一步引起本土传播。口岸需加强对来自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消化道症状筛查,做好口岸区域食品、水卫生监督。非洲区域黄热病疫苗覆盖率普遍较低,且城市地区出现病例,疫情存在国际传播风险。口岸需加强对来自西非和中非国家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及时发现黄热病输入病例,南方口岸需好口岸区域防蚊、灭蚊工作。预计尼日利亚拉沙热发病数将进一步增加,口岸需加强对来自尼日利亚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并做好进境交通工具、货物的除鼠和消毒处理。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
表 1 2022年12月全球传染病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Table 1 Countries and regions affected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cs in the world, December 2022
病名 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个) 主要国家和地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35 美国、印度、巴西、法国、德国 猴痘 110 美国、巴西、西班牙、法国、英国 登革热 28 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 麻疹 27 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也门、印度尼西亚 霍乱 14 刚果(金)、喀麦隆、埃塞俄比亚、海地、阿富汗 脊髓灰质炎 9 也门、刚果(金)、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贝宁 基孔肯雅热 8 巴拉圭、危地马拉、秘鲁、玻利维亚、印度 钩端螺旋体病 8 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军团菌病 7 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中国香港 疟疾 7 刚果(金)、泰国、孟加拉国、巴拿马、墨西哥 肺炎球菌感染 7 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沙门菌感染 7 美国、挪威、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 甲型肝炎 7 美国、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 白喉 6 孟加拉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比利时 水痘 6 美国、韩国、日本、泰国、澳大利亚 黄热病 5 喀麦隆、刚果(金)、刚果(布)、加纳、塞拉利昂 大肠埃希菌感染 5 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 流行性腮腺炎 5 泰国、韩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 百日咳 5 阿富汗、南非、澳大利亚、美国、日本 细菌性痢疾 5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中国台湾 结核病 5 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伤寒 5 刚果(金)、美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 寨卡病毒病 5 泰国、危地马拉、巴拉圭、玻利维亚、萨尔瓦多 弯曲杆菌病 4 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新加坡 恙虫病 4 韩国、日本、泰国、中国台湾 梅毒 4 泰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 乙型肝炎 4 韩国、美国、泰国、中国台湾 丙型肝炎 4 韩国、美国、泰国、中国台湾 戊型肝炎 4 南苏丹、韩国、日本、新加坡 阿米巴性痢疾 3 泰国、日本、中国台湾 李斯特菌病 3 意大利、美国、中国台湾 炭疽 3 菲律宾、津巴布韦、坦桑尼亚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3 阿富汗、俄罗斯、乌干达 隐孢子虫病 3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淋球菌感染 3 美国、澳大利亚、泰国 拉沙热 3 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几内亚 猩红热 3 韩国、泰国、英国 裂谷热 2 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 艾滋病 2 日本、韩国 利什曼病 2 肯尼亚、巴拿马 注:表中仅列出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40位的传染病 -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ronavirus (COVID-19) dashboard[EB/OL]. (2023-01-01)[2023-01-18]. https://covid19.who.int/.
[2] 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vian Influenza Data. hCoV-19 analysis update[EB/OL]. (2023-01-10)[2023-01-18]. https://www.gisaid.org/hcov-19-analysis-update/.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utbreaks and emergencies bulletin[EB/OL]. (2023-01-01)[2023-01-18]. https://www.afro.who.int/health-topics/disease-outbreaks/outbreaks-and-other-emergencies-updates.
[4]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municable disease threats reports[EB/OL]. (2022-12-22)[2023-01-18]. https://www.ecdc.europa.eu/en/publications-and-data/monitoring/weekly-threats-reports.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Yellow fever-African region (AFRO)[EB/OL]. (2023-01-03)[2023-01-18].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431.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bola disease caused by Sudan ebolavirus–Uganda[EB/OL]. (2023-01-14)[2023-01-18].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3-DON433.
[7] Niger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 update of Lassa fever outbreak in Nigeria[EB/OL]. (2022-12-18)[2023−01−18]. https://www.ncdc.gov.ng/diseases/sitreps.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22
- HTML全文浏览量: 162
- PDF下载量: 86
- 被引次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