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 2012, 27(10): 839-840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2.10.023
Survey of 1 case of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induced by 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 vaccine
XU Jian-rong, CHEN Zi-meng, CHEN Jian-xia
Xiangshan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Xiangshan 3157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It was reported that polio virus type Ⅰ+Ⅱ+Ⅲ was isolated from the stool sample from a child with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in Xiangshan by Zhejia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 on 20 November 2009,then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and response were conducted by Xiangshan county CDC. On 2 April 2010, the case was diagnosed with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by the experts in vaccination rea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Keywords:    vaccination   live attenuated polio vaccine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cases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1例的调查
徐建荣, 陈子萌, 陈剑霞
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象山 315700
摘要
2009年11月20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从浙江省象山县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儿童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Ⅰ+Ⅱ+Ⅲ型,随后象山县CDC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理,2010年4月2日经浙江省预防接种反应诊断专家组诊断为脊灰疫苗服苗者相关病例。
关键词:    预防接种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疫苗相关麻痹型病例  
内容大纲
1 基本情况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患儿免疫史
2.2 临床表现
2.3 调查随访情况
3 实验室检测
4 讨论
  2009年11月20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实验室,从宁波市妇幼保健院报告的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儿童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Ⅰ+Ⅱ+Ⅲ型,获知检测结果后浙江省象山县CDC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患儿男,象山县高塘岛乡人,2009年6月28日出生,生长发育一般,体质较差,无家族遗传病史及其他严重疾病史。患儿于2009年9月22日,因发热到高塘岛卫生院就诊,抗生素治疗3 d,无效;于9月26日前往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于当天以“发热3 d、咳嗽48 h”收治入院,入院后查房发现患儿左足肌张力下降,双下肢活动受限,医生建议转上一级医院诊治,家属同意并于当天出院。患儿于9月28日前往宁波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医院以“双下肢乏力待查、肛瘘伴感染”初步诊断入院,先后给予“头孢呋辛针、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抗感染,甲古胺、维生素C、B6、B1、神经节苷脂、地巴唑、布拉氏酵母菌、蓉生静丙、蒙脱石散、培菲康、匹多莫德”等对症支持及加强被动运动予康复治疗。辅助检查:粪便细菌培养无生长,病毒(-);肛周脓液培养:大肠埃希菌。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脑电图:轻度异常脑电图;腰椎MFI:未见异常;肌电图:周围神经炎。2009年10月6日宁波市妇幼保健院以“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上报,患儿住院5周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患儿肛周皮肤破损已愈,膝反射未引出,双上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Ⅴ-级,左足下垂基本消失。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患儿免疫史
  患儿出生后于2009年6月28日接种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第一针,29日接种卡介苗一针;2009年8月3日在高塘岛乡卫生院建卡建证,按照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未见异常反应;2009年9月7日转入外婆家所在地西周镇中心卫生院临时接种,接种前接种医师询问“有无发热、腹泻和其他疾病”,家属否定后,给予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脊灰疫苗)1粒,疫苗生产厂家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有效期至2010年7月15日,批号为2008070202,疫苗在-20 ℃冷冻保管,后无其他疫苗接种史。
2.2 临床表现
  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肛周见0.5 cm×0.5 cm皮肤破损,无脓性分泌物,无波动感,提睾反射存在,膝反射未引出,双上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基本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基本正常,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足下垂,触痛觉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
2.3 调查随访情况
  2009年9月30日,宁波市CDC对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于10月6日、8日采集双份粪便标本送浙江省CDC病毒室检测。2009年11月28日和12月9日象山县CDC对其进行了随访,患儿左侧下肢肌力Ⅲ级,右侧下肢肌力Ⅴ级,其他均正常。2010年3月17日浙江省儿童医院、浙医二院神经内科专家随访检查:一般情况可,双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Ⅴ级,肌张力可,左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低,外展姿势,垂足,背伸不能,四头肌左侧较右侧小1.5 cm,踝反射消失,膝腱反射减弱。
3 实验室检测

按照WS 294 - 2008《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11月20日,浙江省CDC病毒实验室报告儿童粪便中分离到Ⅰ+Ⅱ+Ⅲ型脊灰病毒,随后阳性标本送国家脊灰实验室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均阳性,基因测序为脊灰疫苗株。
4 讨论

患儿发病后,家长到接种门诊反映,怀疑儿童下肢麻痹与口服脊灰疫苗有关,县CDC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说明脊灰疫苗的作用、效果、不良反应,定期对病例进行随访,掌握患儿病情发展情况,提供康复治疗的资料和信息,协商解决患儿部分治疗费用;经浙江省预防接种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结合免疫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同时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充办法》及时开展一次性补偿工作,患儿家长表示接受,未提出异议。
脊灰疫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早,免疫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罕见的严重异常反应是脊灰疫苗相关麻痹病例(VAPP),发生率在2/100万~4/100万,与个体体质或免疫功能缺陷有关,因此脊灰疫苗总体是安全可靠的。接种脊灰疫苗时,接种门诊预检时应仔细询问儿童近期身体情况,尤其是否患有免疫缺陷症和肛周脓肿,对患有免疫缺陷、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患肛周脓肿儿童,建议接种灭活脊灰疫苗,以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病例后应主动应对,积极沟通,协助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治疗,及时进行补偿工作,减轻患儿家长的负担,取得信任,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