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 2013, 28(1): 65-67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3.1.020
Duplicate reporting of tuberculosis through internet-based reporting system in Puyang, Henan, 2005-2011
WANG Zhi-bin, LI Peng
Pu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uyang 457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uplicate reporting of tuberculosis(TB) in Puyang, Henan province and provide evidence to improve the reporting quality. Methods The reporting cards of TB in Puyang from 2005 to 2011 were obtained from national disease repor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were analyzed with Excel 2003 and SPSS 17.0. Results From 2005 to 2011,Totally 24 357 TB cases were reported in Puyang, in which 2690 were double reported, accounting for 11.04% of the total. The duplicate reporting of TB was in decline. The duplicate reporting card rate was highest in 2005(68.40%) and lowest in 2011(1.28%). Conclusion Careful checking and deleting duplicate cards is the key point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B report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internet-based reporting   tuberculosis   duplicate reporting  

2005-2011年河南省濮阳市网络直报系统中肺结核患者重卡分析
王志彬, 李蓬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河南省濮阳市网络直报系统中肺结核患者报告重卡现象,探讨其解决办法,为今后提高报告质量提供改进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导出全市2005-2011年肺结核患者报告卡,分别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按现住址和发病日期,2005-2011年濮阳市共报告肺结核卡片24 357张,重复报告2386组(人)2690张卡,重复卡占全部报告卡的11.04%。年度重卡率和重卡构成比呈下降趋势,2005年重卡率最高为6.40%,2011年重卡率最低为1.28%;跨年度重卡1631张,占全部重卡的68.36%。 结论 肺结核报告重卡率高,认真开展卡片查重并剔除重卡是今后加强该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网络直报   肺结核   重卡  

内容大纲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1.3 重卡定义与判定条件
1.3.1 重卡定义
1.3.2 重卡的判定
1.4 重卡卡片抽取与卡片信息一致性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度重卡率
2.2 重卡次数
2.3 不同发病年龄组重卡分析
2.4 不同职业重卡
2.5 报告单位重卡分析
2.6 重卡次数与涂阳构成比分析
2.7 重卡卡片主要信息抽查分析
3 讨论
  肺结核是我国政府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随着国家对该病控制力度的加大和重视程度的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和报告率大幅度提高。多年来,各地强化了对传染病漏报的管理,但忽视了传染病重报的管理,特别是肺结核卡片报告的管理,由于肺结核患者治疗周期长、发病率高、就诊次数就诊地点多,还有报病奖励政策,使得该病成为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卡重复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肺结核重卡率高,不仅严重影响着传染病的整体报告质量,而且也过高估计了该病的严重程度,不利于国家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和评价防治效果。目前,国家疫情报告信息系统中,对重卡甄别、识别、模糊查找能力仍不足,系统中异地报告的本地病例无法删除,缺乏跨年度查重功能,仍有许多重卡不能被发现。为降低重卡率,如实反映肺结核病的发病水平,本文对2005 - 2011年河南省濮阳市肺结核报告重卡情况、重卡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按现住址导出濮阳市2005 - 2011年肺结核报告卡24 357张(已终审,不包括删除卡)。
1.2 分析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导出的卡按姓名进行排序,逐项核对每张卡片的信息,再对重复的卡片信息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3 重卡定义与判定条件
1.3.1 重卡定义
  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重卡判定条件,卡片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种、现详细住址、国标编码”信息相同或相似是重卡筛查、判定依据。其中“涂(+)、菌(-)、未痰检、仅培阳”均按照同一种病名“肺结核”查重。
年内重卡率指年内重卡的卡数占当年报告卡数的百分比;跨年度重卡率是指跨年度重卡的卡数占7年内报告卡片总数的百分比。
1.3.2 重卡的判定
  综合卡片的主要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现住址、电话号码等一致判定为重卡。
1.4 重卡卡片抽取与卡片信息一致性分析方法
   对导出重复卡5075张按姓名进行排序,然后对信息相同或基本一致的卡划成一组,共计2386组;再从2386(人)组中再随机抽取104组225张按组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度重卡率
  濮阳市2005 - 2011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4 357例,7年内重复报告2386例2690张卡,重复卡数占报告卡数的11.04%(2690/24 357)。按年度划分,重卡率最高的是2005年,重卡率 6.40%;最低为2011年,重卡率为1.28%(表1)。各年度重卡率与最低的2011年相比,重卡率呈下降趋势。跨年度重卡1631张,占全部重卡的68.36%。

表1 2005 - 2011年濮阳市肺结核报告重卡构成
Table 1 Constituent ratio of TB duplicate reporting in Puyang,2005 - 2011
年份重卡数年报告卡数重卡率(%)重卡构成比(%)
20051983 0956.4026.23
20061234 1752.9516.29
20071614 0803.9521.32
20081084 0802.6514.30
2009552 7751.987.28
2010713 1002.299.40
2011393 0521.285.17
合计75524 3573.10100.00

2.2 重卡次数
  2005 - 2011年筛查出的5075张重复报告卡中,重复1次的2386张,重复2次的261张,重复3次及以上的43张,分别占7年内全部报告卡的9.80%、1.07%和0.02%。
2.3 不同发病年龄组重卡分析
  各年龄组中均有重卡,重卡率最高的年龄组是60~70年龄组人群,10岁以下年龄组重卡率最低,60~70岁年龄组重卡率与10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25),见表2。
2.4 不同职业重卡
  重卡率由高到低的主要职业是商业服务人员、民工和离退人员,分别为18.44%、17.94%和16.74%。教师重卡率最低,重卡率为8.54%,与教师相比,商业服务、民工、离退人员和工人重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005 - 2011年濮阳市不同年龄组人群重卡统计
Table 2 TB duplicate reporting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Puyang,2005 - 2011
年龄组(岁)报告卡数  重卡数重卡率(%)
0~11654.31
10~3 14431810.11
20~5 5545249.43
30~2 7282499.13
40~2 7682519.07
50~3 79438710.20
60~3 35137511.19
70~2 3182289.84
>80585498.38
合计24 35723869.80



表3 2005 - 2011年濮阳市不同职业重卡分析
Table 3 TB duplicate reporting in different population
职业报告卡数  重卡数  重卡率(%)χ2P
教师164148.54
农民18 26616238.890.210.886
商业服务1793318.445.410.028
民工3406117.945.90.016
离退人员4427416.745.010.026
工人1 01416115.884.670.031

2.5 报告单位重卡分析
  2690张重卡中,有明确报告单位的2246张,本地报告2065张,占重复报告数的91.94%;患者再次就诊重卡涉及本地医疗单位40家,市本级医疗单位报告重卡716张,占全部本地重复报告卡的31.88%。
2.6 重卡次数与涂阳构成比分析
  报告的痰涂阳患者9944例,占全部痰检人数的49.01%;重卡1次者涂阳875例,占48.16%;再次重卡涂阳人数占55.75%,重卡3次者涂阳人数占76.92%。涂阳构成比越高重卡次数就越多,见表4。

表4 重卡次数与痰检结果分析
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number of TB duplicate reporting and sputum smear examination results
重卡(次数) 涂阳 涂阴 未痰检
人数 构成比(%) 人数 构成比(%)
187548.1694251.84569
219455.7515445.25174
36076.9217433.0827

2.7 重卡卡片主要信息抽查分析
  对筛查出的2386组随机抽查104组225张,同一患者在不同医疗单位重复就诊占全部重卡的70.19%。首次就诊填写报告单位的卡片100张,县级及以下医疗单位占报告单位的66.00%,市级医疗构成占27.00%,外地报告占7%;重卡2次或以上121张,填写报告单位的117张,县级及以下医疗单位占报告单位的43.59%,市级医疗机构占49.57%,异地占6.84%。再次就诊在县级及以下医疗单位比例下降,在市级医疗就诊的比例上升。
抽查重卡的104组中,每组卡片出生日期均不相同,出生日期由系统自动生成132张,占抽查卡片的58.41%;阴阳历、虚岁未正确换算和输入错误占41.59%。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住址信息填写完全一致占7.69%(8/104),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完全一致22组,占21.15%。各组中姓名完全一致83组,占79.81%,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再次就诊使用同音字所致;性别一致率95.19%,录入差错或系统自动默认是导致不一致原因;年龄一致率59.62%,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结核病患者再次就诊时报告的年龄前后不一致引起;详细住址一致性38.46%,地名简略、村名使用同音字占57.69%,3.85%是住址变迁引起;职业完全一致占74.04%。
3 讨论
  疫情信息报告系统中肺结核重卡率较其他传染病之所以突出,主要受该病病程长、易复发和患者就诊地点多等特点决定[1]。另外,重卡与临床医生对患者信息了解不准确、不全面有关,导致卡片报告质量不高[2];其次,与疫情报告员在录入上报时把关不严,对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的卡片未通知报告人整改或出现卡片录入错误有关。传染病报告时,尽管要求报告单位每日对重卡进行审核,县级防疫部门在年内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种、现住址”进行重卡删除,由于重复卡片信息完全一致性差,单纯凭系统查重,只能发现少部分重复报告;再者,各地审核员责任心和能力不同,对重卡判定存在局限性,仍有许多重卡不能被发现。
全市重卡率从2005年的6.40%下降2011年的1.98%,一方面,各地取消了报告肺结核病例数的指令性指标;另一方面,可能是各级加强了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管理和人员培训,审核员强化了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查,直报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
跨年度重卡占全部重卡的68.36%,主要是患者在不同年度、不同单位就诊所致;另外,也存在着县级审核员不认真和信息系统缺乏跨年度查重功能有关。60~70岁年龄组重卡率高,可能与该年龄组人群在就诊时提供的出生日期习惯使用农历、虚岁或信息不准确有关;另外, 也可能是老年 人肺结核 复发率高、就诊次数多有关。商业服务人员重卡率最高,其次是民工,可能与这部分人员流动性大、就诊地点不同有关。涂阳构成比越高重卡次数越多,可能与涂阳病例病程长有关。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住址信息填写完全一致仅占抽查组的7.69%。信息不一致主要是患者再次就诊时姓名使用同音字和职业、年龄、地址的不同引起。如农民与民工、学生与农民、工人与干部等前后不一致;出生日期完全不一致主要是报告医生或只填写年龄而不填写具体的出生日期有关,大部分出生日期是系统自动生成,年龄是患者就诊时报告虚岁所致;详细地址不符的主要原因是报告地址详略不同或村名音同字不同的情况比较普遍 [3],报告卡填写不准确、录入错误也是查重无法识别的影响因素。
疫情报告信息系统不仅要求报告及时、完整,而且要能够真实反映当地疾病实际发病水平。传染病报告涉及多个环节,报告质量高低受患者、医生、疫情报告人员和审核员等多重因素影响,为了避免重卡的产生,现提出如下建议:(1)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报告卡身份证号是开展查重的金标准,除可重复报告的传染病外,其余传染病在填写报告或输入报告卡时均要按规定录入身份证号码;(2)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提高疫情审核人员的责任心和识别重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Liu M,Yao WQ,Sun YW,et al. Quality evaluation on direct network report of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05[J]. Disease Surveillance,2007,22(3):213-214.(in Chinese) 刘敏,姚文清,孙英伟,等.2005年辽宁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J].疾病监测,2007,22(3):213-214.
[2] Huang WL, Chen CH, Hong RT. Duplicate reporting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through network and countermeasures in Fujian [J].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2010,17(2):272-274.(in Chinese) 黄文龙,陈长华,洪荣涛.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重卡及解决办法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272-274.
[3] Xie ZH, Hong RT, Li H, et al. Duplicate report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Fujian,2005-2009 [J]. Disease Surveillance,2010,25(7):589-594.(in Chinese) 谢忠杭,洪荣涛,李宏,等.2005-2009年福建省肺结核重复报告情况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7):58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