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 2013, 28(4): 335-33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3.4.024
     

WHO关于流感疫苗的意见书(2012年11月)
龚震宇, 杨小平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51
   流感病毒   疫苗   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人类呼吸道重要病原,主要通过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的微滴和气溶胶传播,但偶然也可通过与病毒污染的污染物接触传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感,而季节以外的病原可形成散发病例和暴发。流感全球发生,每年在成人中的发生率为5% ~ 10%,儿童为20% ~30%。温带气候中流感季节性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热带地区流感可常年发生,并可引起暴发。
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是低估的。非洲亚撒哈拉季节性流感流行病学30年系统回顾表明,流感平均发病率约为10%(范围1% ~25%),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率约6.5%(范围为0.6% ~15.6%),但是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认为这些资料还不足以优先预防和控制流感。
流感的实际危险人群:
流感的危险人群包括接触流感病毒危险性增加的人群和易发展成为严重疾病者,即患病导致住院或死亡。前者人群包括卫生工作者,严重流感实际危险性人群包括孕妇、年龄<5岁的儿童、老年人以及健康条件差的人群,例如HIV/AIDS感染者、气喘者以及慢性心脏或肺脏疾病患者等。
孕妇患流感可增加严重疾病感染和死亡的危险性,感染还可导致并发症,例如死胎、新生儿死亡、早产以及出生体重减轻。2009年甲型流感(H1N1)Pdm株流行时,纽约市孕妇住院治疗者比非孕妇多7.2倍,严重流感住院率高4.3倍。孕妇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可通过一些共同致病因素而加剧。
年龄<5岁的儿童,特别是年龄<2岁的儿童流 感的发病数较多。全球儿童流感发病的系统回顾研究估计,2008年季节性流感新病例达9000万例(95%CI:4900万~16 200万),流感相关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病例为2000万例(95%CI:1300万~3200万), 流感相关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100万~200万,包括死亡28 000~111 500例。多数流感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但是目前尚未获得流感儿童死亡率的精确估计数据,特别在发展中国家。
美国研究发现年龄<6个月的婴儿住院治疗率为240/10万,而年龄2~5岁儿童为20/10万。
流感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2003-2008年中国城市中86%与流感相关的超额死亡发生在年龄≥65岁的人群中。1976-2007年期间,美国与流感相关的死亡90%发生与年龄≥65岁的人群中。1999-2010年英国年龄≥75岁的人群中2.5% ~8.1%的死亡原因是流感。新加坡流感相关的死亡,年龄≥65岁的人群是一般人群的11.3倍。葡萄牙全死因模型和澳大利亚全死因、呼吸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析表明老年人群流感相关的死亡率增加。低中收入国家老年人群中流感相关死亡率比高收入国家高数倍。
新近系统回顾发现未接种的卫生保健工作者流感发病率为18.7%(95%CI:16%~22%),其中7.5%为有症状者。此外,由于卫生保健工作者在医院接触高危患者,在流感病毒传播中起了关键作用。
流感疫苗:
目前季节性流感疫苗大多数包括2种甲型流感病毒株和1种乙型流感病毒株。已经研制成功三价灭活疫苗(TIV)和减毒活疫苗(LAIV)。2012年美国已经允许四价LAIV,即含2种甲型流感病毒株和2种乙型流感病毒株疫苗鼻内使用。流感疫苗是在鸡胚或者其他合适细胞中进行病毒培养制成的。要确保南北半球流感疫苗使用的最佳效果,全球每年要修改两次流感疫苗的抗原成分,根据WHO全球流感监测和反应系统中的流感病毒抗原特性进行调整。
TIVs只允许对年龄<2岁儿童、年龄≥50岁人群以及孕妇接种。按照国家政策,年龄2~49岁的非孕妇人群可接种TIV或LAIV。俄罗斯研制的LAIV流感疫苗允许对年龄≥3岁的人群接种。
不像流感自然感染后可产生较长时间的株特异性免疫,而流感疫苗接种产生的保护作用相当短,特别是对老年人,所以,为了确保疫苗株和流行株之间相匹配,每年要推荐流感疫苗组分。
WHO的主张和建议
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易受攻击的高危人群避免严重流感相关疾病和死亡,流感是全球各人群超额发病率的主要原因,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公共卫生问题。
流感疫苗对于控制季节性流感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预防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各国根据流行病学评估、各国能力和资源决定流感疫苗的使用。根据发病人数、费用、危险性人群等因素,对国家政策制定者和卫生规划设计者做出接种决定、安排接种时间是极为重要的。
WHO建议孕妇应优先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其他危险性人群没有特别的优先次序,年龄6月龄的儿童、≥50岁的老年人、具有特异性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卫生工作者均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的国家应把孕妇纳入整个免疫规划中。
根据该人群严重疾病的实质性危险证据提出了任何孕期的孕妇均应接种TIV的建议。怀孕期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是安全的;此建议还考虑到了操作的可行性,可以利用在低、中收入国家对孕妇发放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现有机构以及母亲接种项目的机会开展此项工作。
<6月龄的婴儿不能接种目前批准的流感疫苗,而应该通过其母亲怀孕期接种疫苗和密切接触者接种疫苗来减少感染流感病毒的机会。
6~23月龄的儿童,因为发病数量多,病情严重,当资源充分、可操作时应作为流感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该年龄组人群预防流感面临挑战:因为有效的接种需要2剂量,而且依赖于与流行流感病毒相符合的疫苗株。改进疫苗的有效性、提高免疫反应、改进佐剂或减毒活疫苗、减少接种剂次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5岁儿童虽然发病也较高,但是比<2岁儿童发病少。2~5岁儿童接种TIV反应比小年龄组好, 和小年龄组相比该年龄组接种LAIV时的防护作用更广泛、免疫效果更高。
老年人(年龄≥65岁)流感死亡危险性最高,老年人是接种流感疫苗的传统重点。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老年人接种疫苗后的有效性比年轻人低,但是用流感疫苗接种来保护老年人仍是当前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
特异性慢性疾病患者是严重流感的高危人群,需要成为流感疫苗接种的目标人群。但是鉴别这些个体和提供接种常常面临挑战,需要认真考虑成本效益问题。在有些环境下,本地人口感染的危险性超过慢性病患者,可考虑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卫生保健工作者是流感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在流感流行期间不仅可保护个体和持续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而且可减少流感在患者的蔓延。卫生保健工作者接种流感疫苗应成为卫生保健机构感染控制政策的组成部分。
国际旅行者属于流感高危人群,特别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疫苗接种应列为常规免疫项目的组成部分。
TIV是肌肉注射(除皮内注射配方以外),年龄6~35月龄的儿童应接种儿科剂量,以往未接种疫苗年龄<9岁的儿童应间隔至少4周接种2次。单剂量疫苗接种适合年龄≥9岁的学龄儿童和健康成人。LAIV给药以鼻腔喷雾为宜,只要1剂量就行。但对以往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年龄2~8岁儿童应接种2剂量,并至少间隔4周。目前可获得对乙型流感更广泛保护作用的四价流感疫苗的情况下,不应限制三价流感疫苗的使用。
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如果疫苗株完全相同,反复接种),特别对高危人群,尤其建议。
除了变态反应外,TIV接种无禁忌证。使用LAIV,除变态反应外,对伴有严重气喘儿童和严重免疫缺陷者,禁止接种疫苗。虽然在健康成人使用LAIV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孕妇使用LAIV的安全问题资料不足。
流感监测平台关键在于监测和交流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后的影响。高危人群接种后的经济模型研究,特别是在低和中等收入国家中的情况,应该进一步追踪。
龚震宇 译自 WER 2012,87(47):461-476 龚训良初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