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 2013, 28(5): 366-368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3.5.010
AIDS epidemic trend in Kaiyuan, Yunnan, 2002-2011
YANG Qian1, WANG Gui-xiang1, LI Hai-ying1, SU Yun1, FANG Gang-gang1, WANG Jun-jie2
Kaiyuan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aiyuan 661600, Yun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IDS epidemic trend in Kaiyuan, Yunnan province,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asibl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IDS. Methods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incidence data of HIV/AIDS collected through AIDS reporting system in Kaiyaun from 2002 to 2011. Results The annual HIV/AIDS case number reported during this period was in decline. The HIV transmission route changed gradually from injecting drug use to sexual contact. The proportion of HIV infection in females was in increase, the cases in age groups 40-49, 49-60 and >70 years increased and the cases in staff and the retired increased too. Conclusion Beside the intervention on injecting drug use transmitted HIV inf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xual transmitted HIV infection to strop the spread of AIDS to general populat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elderly, farmers and the unemployed should be enhanced.
Keywords:    AIDS   transmission route   intervention  

2002-2011年云南省开远市艾滋病流行动态分析
杨茜1, 王桂香1, 李海鹰1, 苏芸1, 方岗刚1, 王俊杰2
1. 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开远 661600;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 分析2002-2011年云南省开远市艾滋病流行动态变化,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制策略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该市2002- 2011年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0年来该市每年的病例报告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传播方式逐渐由静脉注射吸毒向性传播转变;女性比例呈现扩大趋势; 40~49、50~69、≥70岁3个年龄组病例增多;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病例逐年增加。 结论 在加强防治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性传播的干预工作,防范艾滋病向普通人群的进一步蔓延,同时应注重对高年龄组、农民及无业者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关键词:    艾滋病   传播方式   干预措施  

内容大纲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实验室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2 时间趋势变动
2.3 传播途径变动趋势
2.4 性别、年龄分布
2.5 职业分布
2.6 民族分布
2.7 地区分布
2.8 哨点监测各类高危人群感染率变化
3 讨论
  艾滋病防治策略及措施的制定需要科学、正确的判断疫情 。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开远市自1995年报告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以来,虽然广泛实施各种干预措施,但艾滋病流行仍呈现不断扩散的趋势,波及面逐步扩大,涉及的人群越来越多,病 例报告数居高不下,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 工作报告已经把该市列为艾滋病疫情病例报告数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的地区之一[4]。为更深入的、详尽地了解该市的疫情,并针对目前流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制策略措施,本文对该市2002-2011年10年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数据通过旧的传染病病例报告系统收集,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数据来源于开远市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网络直报系统。
1.2 实验室检测方法
  HIV初筛由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或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首次初筛阳性者再进行重复试验, 凡两次检测阳性的标本送红河州CDC用Western Blot (蛋白印迹法)确认。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07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002-2011年10年间开远市累计报告存活HIV/AIDS共3052例,具体情况见表1,其中男女性别比为2.77 ∶ 1; 截止2011年12月31日该市已发现的存活HIV/AIDS患者占当地总人口数的1.01%,2011年总人口数为30.21万人。

表1 2002-2011年开远市报告HIV/AIDS情况
Table 1 HIV/AIDS cases reported in Kaiyuan, 2002-2011
项目数量构成比(%)项目数量构成比(%)
HIV218271.49 60~782.56
AIDS87028.51 >70581.89
死亡233-职业
性别 无业135244.29
 男224273.46 农民65621.49
 女81026.54 工人1695.56
传播途径 离退休802.63
 注射吸毒156951.41 商业822.69
 性接触81126.57 干部职员250.81
 母婴传播40.13 其他职业1946.36
 其他途径461.51 职业不详49416.17
 途径不详62220.38民族
年龄组(岁) 汉族188161.63
 <20581.90 回族3019.86
 20~100132.80 彝族2738.94
 30~140746.10 其他民族59719.56
 40~ 35911.78合计 3052 -
 50~912.98


2.2 时间趋势变动
   2002-2011年病例报告HIV/AIDS数是一个先急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过程,2002年报告HIV/AIDS数量低于100例,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超过600例,然后逐年缓慢下降,见图1。

图1 2002-2011年开远市报告HIV/AIDS人数情况
Figure 1 HIV/AIDS cases reported in Kaiyuan, 2002-2011
2002-2011年开远市报告HIV/AIDS人数情况

2.3 传播途径变动趋势
  2002-2011年报告HIV/AIDS患者中,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传播所占比例逐步缩小,性接触传播逐步扩大;2010年性传播已经超过静脉注射吸毒传播,2011年报告的性传播比例已经接近80%;传播途径不详者所占比例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2005-2007年升高最明显,2006年达到高峰,接近60%传播途径不详,后逐渐降低至2010年5%以下。2005-2007年传播途径不详者中应该包括静脉注射吸毒和性传播在内的各类传播途径,因此2005-2007年期间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和性传播变动情况无法判断。见图2。

图2 2002-2011年开远市报告HIV/AIDS传播途径构成情况
Figure 2 Proportion of HIV transmission routes in Kaiyuan, 2002-2011
2002-2011年开远市报告HIV/AIDS传播途径构成情况

2.4  性别、年龄分布
   2002-2011年报告的HIV/AIDS患者中, 女性呈增长趋势。年龄40~49岁和50~69岁两个年龄组所占比例均呈现逐渐扩大趋势,7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逐渐增多;40岁以下年龄组患者逐渐减少,30~39岁组患者近年来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仍是最主要的感染年龄组,见图3。

图3 2002-2011年开远市报告HIV/AIDS年龄构成情况
Figure 3 Age distribution of HIV/AIDS cases in Kaiyuan, 2002-2011
2002-2011年开远市报告HIV/AIDS年龄构成情况

2.5 职业分布
   2002-2011年报告HIV/AIDS中,以无业和农民为主,干部、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2005-2007年职业不详者一度升高,2006年超过50%;2011年报告的HIV/AIDS患者中,农民占32.1%(160/499),无业占45.5%(227/499),离退休干部占10.2%(51/499),商业服务占1.0%(5/499),其他各类职业共占10.0%(50/499),不详占1.2%(6/499)。
2.6 民族分布
  2002-2011年报告HIV/AIDS患者中,以汉族与彝族为主,汉族基本每年均超过50%,第3位是回族;民族不详者2005-2007年一度升高,2006年超过50%;2011年报告的HIV/AIDS患者中,汉族占66.5% (332/499),彝族占17.6% (88/499),回族占8.4% (42/499),其他民族占7.4% (37/499)。
2.7 地区分布
  开远市所辖2个办事处、2个镇、3个乡均有HIV/AIDS病例报告,其中报告较多的是位于市区的灵泉办事处和乐百道办事处,报告地址不详者占较高比例,见表2。

表2 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情况(1)
Table 2 Cumulative HIV/AIDS cases reported in Kaiyuan, 2011
地区HIV/AIDSAIDS死亡
灵泉办事处1122461138
乐百道办事处69823042
小龙潭办事处1364815
大庄乡2017228
羊街乡884410
中和营乡34174
碑格乡400
马者哨乡1352
不详乡镇11714120
  合计3467918259
  注:(1)按现住址统计。

2.8 哨点监测各类高危人群感染率变化
  2005-2011年各类高危人群哨点监测,该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波动在31.03%~60.00%之间,暗娼人群波动在6.03%~16.25%之间, 男男性行为人群仅有2011年哨点监测感染率为1.49%,孕产妇波动在0.58%~0.81%之间,婚检人群波动在0.69%~1.13%之间, 见表3。
3 讨论
  2002-2011年开远市每年的HIV/AIDS病例报告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传播所占比例逐步缩小,性接触传播比例逐步扩大。哨点监测显示具有高危性行为的暗娼人群和代表普通人群的婚检人群均具有较其他地区更高的感染率。

表3 2005-2011年各类人群哨点监测情况
Table 3 HIV sentinel surveillance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in Kaiyuan, 2005-2011
年份 HIV感染率(%)
吸毒人群 暗娼人群 婚检人群 孕产妇人群 男男性行为人群
200554.00-1.040.58-
200660.0016.250.950.61-
200744.128.640.860.59-
200855.006.030.980.81-
200951.2515.721.130.64-
201037.5512.751.030.69-
201131.0312.500.690.581.4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年龄组的婚外性行为逐渐增多。农民和无业者HIV/AIDS占较大比例,并且仍未出现降低的趋势。这两部分人群相对文化层次、收入较低,卫生防护意识淡薄,应始终加强对农民及无业者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
2005-2007年三年期间,开远市HIV/AIDS传播途径、职业、民族构成有较多的不详者。通过查阅以前的资料,原因主要是2005-2007年处于大筛查时期,很多感染者和患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造成有关信息不详,可能造成一定的信息偏移。

参考文献
[1] Sun JP. Thoroughly recognizing the long-term nature and complexity of HIV/AIDS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care[J].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8,42(12): 859-861.(in Chinese) 孙江平.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的长期性和复杂性[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12):859-861.
[2] Sun JP,Li H,Guo HY,et al.Review and prospect of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8,42(Suppl 1):S85-89. (in Chinese) 孙江平,李慧,郭浩岩,等.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增刊1):85-89.
[3] Hao Y. Deepen the intervention, widen the effects of HIV/AIDS control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9,43(11):949-950. (in Chinese) 郝阳. 深化干预扩大我国艾滋病防治成效[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1):949-950.
[4]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nited Nations Joint Programme on HIV/AID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ort of estimation of AIDS epidemic in China, 2009[R]. Beijing: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9.(in Chine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世界卫生组织. 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R].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