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 2013, 28(6): 462-465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3.6.012
Evaluation on tobacco control efforts in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in 7 provinces in China
QI Xiao1, WAN Xia2, LIU Hui-lin3, YANG Gong-huan1,2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obacco control efforts in the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Tianjin, Heilongjiang, Henan, Guangdong, Zhejia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municipality) and provide evidence to develop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tobacco control in China. Methods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re developed after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panel discussion. Questionnaire surveys, observations and random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113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in the 7 provinces. The scores of tobacco control efforts and no smoking area division were calculated by percentage assignment metho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bacco control efforts and no smoking area divis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policy support, political commitment,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for tobacco control were highest in Shanghai but lowest in Jiangxi. The score of no smoking area division was highest in Shanghai but lowest in Jiangxi, too. The differences among other provi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score of tobacco control effort and score of no smoking area division was observed in all 7 provinces. Conclusion The survey results reflect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obacco control investment in these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The tobacco control effort scor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score of no smoking area division.
Keywords:    percentage assignment method   tobacco control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   evaluation  

七省(直辖市)政府机构控烟强度评价
亓晓1, 万霞2, 刘惠琳3, 杨功焕1,2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6;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3. 上海市健康教育所
摘要
目的 评估上海、天津、黑龙江、河南、广东、浙江和江西7个省(直辖市)政府机构的控烟强度,为建立中国控烟强度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建立控烟强度评价指标;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个省(直辖市)113个政府机构进行知情人问卷调查、观察及拦截调查,以调查这些机构的控烟强度及无烟环境创建效果;通过百分比赋值法计算机构控烟强度及无烟环境创建效果综合得分,通过两者的相关分析来验证控烟强度评价指标的适用性。 结果 控烟强度方面,上海市无论是在总体平均得分方面,还是在政策、政治意愿、控烟能力和开展的控烟工作方面,均最高;江西省则各项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无烟环境创建方面,上海市得分最高,江西省得分最低,其他各省相差不大。各省政府机构控烟强度平均得分与无烟环境创建得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 结论 各省政府机构的控烟强度指标从政策、政治意愿、控烟能力和开展工作方面反映了所调查机构在这些方面的投入现状,其平均得分与机构的无烟环境创建效果保持一致。
关键词:    百分比赋值法   控烟强度   政府机构   评价  

内容大纲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 结果
2.1 机构控烟强度
2.2 无烟环境创建效果
2.3 控烟强度与无烟环境创建之间的关联
3 讨论
  烟草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可预防死亡原因,而控烟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众多政府机构、学术机构、专业社团以及民间社会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协调[1]。无论是对《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还是对《MPOWER扭转烟草流行系列政策》中各项策略、政策的落实,政府机构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控烟的过程中,政府机构内部本身的控烟工作情况无疑在全社会起着重要的表率作用,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的评估标准中提出应当在8大类具有禁烟阶段性和代表性的场所实施完全无烟化,其中就包括政府机构[2],而国内大量关于吸烟行为的人群调查聚焦于医生、教师和公务员这三类重点人群 ,也佐证了这一点。那么,用什么指标来评价政府机构本身的控烟强度?“中国烟草流行病学与干预研究”项目发展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并在全国7个省(直辖市)开展了调查。以下将用这些结果来评估项目地区政府机构的控烟强度,同时通过项目地区政府机构的无烟环境创建效果来判断这些指标是否能够反映各省的控烟强度,从而为建立中国控烟强度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中国烟草流行病学与干预研究”项目基线调查中的政府机构数据,纳入广东、河南、上海等7个项目省(直辖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政府机构,首先将每个省(直辖市)按照地理分布,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区域。在5个区域分别随机抽取1个地级市/区(表1),7个省(直辖市)共抽取35个城市/区;其次在选取的每个市/区随机抽取6所医院(3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或一级医院),在医院所在的县或区,对应选取1个政府机构。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有些医院在同一 个区域,因此,7个省 (直辖市)最多抽取政府机构210 个,对选中的政府机构调查其控烟强度及无烟环境创建效果。

表1 项目省被选中的城市名单
Table 1 Cities selected in this study
省(直辖市)被选中的城市(城区)
天津市河西区、东丽区、津南区、武清区、蓟县
上海市浦东新区、松江区、长宁区、杨浦区、黄浦区
江西省 上饶市、赣州市、宜春市、九江市、吉安市
河南省 商丘市、信阳市、南阳市、新乡市、郑州市
广东省 揭阳市、珠海市、茂名市、河源市、佛山市
浙江省 舟山市、台州市、衢州市、嘉兴市、金华市
黑龙江省 佳木斯市、牡丹江市、大庆市、黑河市、伊春市


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控烟强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参照了美国预防癌症戒烟干预研究项目(ASSIST),经过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结合中国控烟政策制定和执行现状,以及领导吸烟行为和控烟态度对控烟工作的影响,增加了政策和政治意愿两个测量维度。具体指标及赋值如表2所示。 1.3 调查和分析方法
  调查方法:对选中的政府机构分别采用知情人调查、观察法和拦截调查法获得这些机构的控烟强度和无烟环境创建效果,机构调查表来自《中国烟草控制流行病学与干预研究项目基线调查方案》。

表2 指标定义及赋值
Table 2 Definition and values of index
测量维度变量名变量定义赋 值
控烟强度 政策 控烟法规情况 所在机构是否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或政策? 3-全部禁烟,2-部分禁烟,1-不禁烟
政治意愿 政府领导对烟草控制的态度 过去两年,所在机构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是否公开表态过对控烟的支持? 2-是,1-否
所在机构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是否吸烟? 2-否,1-是
控烟能力 政策倡导 在过去的两年里,所在机构是否开展过政策倡导/立法促进相关工作? 2-是,1-否
建立控烟网络 在过去两年里,所在机构是否进行过控烟工作网络的建设? 2-是,1-否
开展的
控烟工作
无烟环境创建 所在机构是否创建过无烟单位? 2-是,1-否
戒烟服务 在过去一年,所在机构是否对吸烟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戒烟帮助? 2-是,1-否
健康传播 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在机构是否对员工开展过有关吸烟和二手烟的健康危害的教育? 2-是,1-否
无烟环境
创建效果
无烟环境布置 入口处是否有提示进入无烟单位的标记?2-是,1-否
机构宣传栏内是否有控烟内容?2-是,1-否
是否销售卷烟/有烟草广告?1-是,2-否
吸烟区的位置?2-室外,1-室内,0-否
是否摆放吸烟器具?2-否,1-是
吸烟现象是否有人在机构内吸烟?2-否,1-是
是否有工作人员劝阻?2-是,1-否


  分析方法:百分比赋值法计算机构控烟强度及无烟环境创建效果综合得分,以某省市机构控烟强度得分为例,首先将机构内每个问题的百分比,作为其赋值[7];将这些问题按照政治意愿、政策、能力及开展的工作进行分类;考虑到每部分控烟强度指标包括的问题数量不同,求出每部分控烟强度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最后,计算出各部分控烟强度指标之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类机构的控烟强度总得分。
由于控烟强度得分及无烟环境创建效果得分均来源于百分比赋值算法的结果,数据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8]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从而来验证控烟强度评价指标的适用性。
2 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7个项目省(直辖市)113个政府机构的调查,各项目省(直辖市)的具体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 机构控烟强度
  采用百分比赋值法计算得到各项目省(直辖市)所选城市政府机构的控烟强度平均得分及政策、政治意愿、控烟能力及开展的控烟工作部分得分(表3)。结果显示,在总的控烟强度方面,上海市得分最高,为79.86分,其政策、政治意愿、控烟能力及开展的控烟工作都较其他省或直辖市强;其次是河南省和天津市,分别为43.59分和40.58分;最低的是江西省,为24.43分。除上海市各项得分均居最高之外,政策方面,天津市的得分同上海市一样高,江西省最低;政治意愿方面,河南省较高,江西省最低;控烟能力方面,其他省市均不高;开展的控烟工作方面,其他省市之间相差不大;各个部分横向比较,政治意愿部分得分较高,而政策、控烟能力和开展的控烟工作得分较低。至于每个测量维度里面的具体变量得分,政治意愿部分,领导不吸烟的政府机构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公开表态

表3 项目省政府机构控烟强度得分情况
Table 3 Score of tobacco control in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省(市) 政策政治意愿控烟能力开展的控烟工作平均分
天津市 50.0065.0025.0022.2340.58
上海市 50.00100.00100.0069.4379.86
黑龙江省38.1050.0021.4026.5034.00
浙江省 12.5069.0029.4530.4735.36
江西省 9.5050.7020.8516.6724.43
河南省 29.2083.3016.6536.1041.31
广东省 36.8059.4020.0524.9735.31

支持控烟;控烟能力部分,各省(直辖市)政策倡导得分低于控烟网络建设得分;开展的控烟工作方面,各省(直辖市)健康传播得分高于无烟环境创建和戒烟服务得分。
2.2 无烟环境创建效果
  采用百分比赋值法计算各省政府机构的无烟环境创建得分(表4)。结果显示:上海市的平均得分最高,江西省最低,其他各省之间相差不大。具体无烟环境布置方面,上海市得分最高,黑龙江、江西、河南3省得分较低,天津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居中;吸烟现象方面,上海市仍然得分最高,但各省(直辖市)之间相差不大。

表4 项目省政府机构无烟环境创建得分情况
Table 4 Score of no smoking area division in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省(直辖市)无烟环境布置吸烟现象平均分
天津市 36.6850.4843.58
上海市 60.0051.0055.50
黑龙江省30.1043.7036.90
浙江省 38.7648.7343.75
江西省 28.0141.3534.68
河南省 29.8749.1039.49
广东省 39.3047.5543.43


2.3  控烟强度与无烟环境创建之间的关联
  将各省政府机构控烟强度平均得分与无烟环境创建得分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机构控烟强度平均得分与机构无烟环境创建得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相关系数r=0.786,P=0.036<0.05)。
3 讨论
  从控烟政策来看,截止调查时,各项目省中只有上海市于2009 年出台了省级层面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政策,但其禁烟范围也没有覆盖到政府机构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调查时天津市正准备修改天津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政策(现在已出台《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于2012年5月31日生效并正式实施);其他各省则均表示还没有省级层面立法的计划[9]。以上省级层面控烟政策的制定自然会影响到当地政府机构控烟政策的制定,本次调查也显示上海市与天津市的政府机构控烟政策得分高于其他项目省。
政治意愿方面,上海市和河南省得分较高,其次是浙江省和天津市。上海市、天津市可能与前述政策制定有关;浙江省虽然没有省级层面政策,但是有些市也制定了自己的控烟政策,这些都为政府机构领导的政治意愿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至于河南省的情况,本项目访谈的资料发现这可能与河南省大部分城市都在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有关[9]
控烟能力方面,主要从政策倡导和控烟网络建设两个方面来反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上海市,其他项目省(直辖市)得分均较低,其中政策倡导得分要低于控烟网络建设得分。国内相关研究[10]也表明目前我国开展的大部分控烟干预活动以宣传教育为主,政策倡导和多部门合作的活动开展较少,可能与从事控烟的人员多为卫生机构人员,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控烟相关培训有关[11]
开展的工作方面,从无烟环境创建、戒烟服务和健康传播三个方面来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地区政府机构的控烟工作主要还是停留在健康传播方面,无烟环境的创建则仍然与当地控烟政策息息相关,戒烟服务则停留在较低水平。
至于政府机构无烟环境创建效果,仍然是上海市居于首位,天津市和浙江省次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地方控烟政策的制定对于促进当地政府机构的无烟环境创建具有重要影响。
从以上政府机构的各项控烟强度指标意义来看,其强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本机构的无烟环境创建效果,而相关分析的结果也显示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政府机构控烟强度指标的合理性。但是,本研究分析时采用的是非参数的秩相关,损失了部分数据信息量,同时控烟强度和无烟环境创建指标均来自同一横断面调查,解释因果联系的强度较弱。此外,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太小(共7个项目省/市),且百分比赋值法得到的指标数值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无法将无烟环境创建得分与控烟强度各部分得分之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也就无从知晓控烟强度指标的各部分对于无烟环境创建效果的具体影响。
综上所述,各省政府机构的控烟强度指标从政策、政治意愿、控烟能力和开展工作方面反映了所调查机构在这些方面的投入现状,其平均得分与机构的无烟环境创建效果保持一致,基本能够反映各省的控烟强度。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2008: The MPOWER package[R]. Geneva,2009.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2009[R].Geneva,2009.
[3] Zhao BF, Liu Y, Chen P, et al. Survey on the current smoking status and the attitude of banning smoking in public among the vulnerable population in yunnan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0,18(2):154-156.(in Chinese)
赵白帆, 刘毅,陈平,等. 云南省城市重点人群吸烟状况及公共场所禁烟态度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154-156.
[4] Yue KL, Jiang YY. Investigation on the smoking-related behavior of focus groups in Shanghai[J].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2009,4 suppl:31-34.(in Chinese)
乐坤蕾,蒋月英.上海市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调查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增刊): 31-34.
[5] Han M, Li YQ, Liu XR, et 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bacco harm of 450 civil servants in Beijingj[J].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2,20(1):70-72.(in Chinese)
韩梅,李玉青,刘秀荣,等.北京市450名公务员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及态度[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1):70-72.
[6] Liu X, Li ZX, Hong Y, et al. Smoking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among doctors, teachers and government employees in Chengdu[J].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 2009,25(11):924-926.(in Chinese)
刘熹,李志新,洪英,等. 成都市男性医生、教师及公务员吸烟行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11):924-926.
[7] Yang G, Li Q, Wang C, et al. Findings from 2010 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 implementation of MPOWER policy in China[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3):422-429.
[8] Fang JQ. Health htatistics [M]. the 5th edition[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in Chinese)
方积乾. 卫生统计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 Liu HL.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study on the strength of tobacco control on provincial level[D]. Beijing: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2.(in Chinese)
刘惠琳. 中国省级控烟强度评价指标建立及验证研究[D].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
[10] Huang YB, Fu H, Zheng PP, et al. Review on effects of tobacco control intervention of China from 1992 to 2009[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10,27(9):543-547. (in Chinese)
黄弋冰,傅华,郑频频,等. 1992—2009 年我国控烟干预实践效果文献回顾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27(9):543-547.
[11]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urvey report of tobacco control capacity(2010)[M].Beij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 2012. (in Chinese)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控烟能力调查报告(2010)[M].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