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o. 1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Wenzhou 325000, Zhejiang, China;
3. Ruian People's Hospital, Wenzhou 325200, Zhejiang, China
2. 温州附属一院检验科细菌室, 温州 325000;
3. 瑞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细菌室, 温州 325200
-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 2.1 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 2.2 流行病学调查
- 2.3 血清学检测结果
- 2.4 副溶血弧菌的药敏结果
副溶血弧菌是广泛分布于世界沿海地区的一种革兰阴性嗜盐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也是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夏季腹泻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胃肠感染逐年上升,温州市为沿海地区,应做好动态监测。本调查研究温州地区副溶血弧菌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分离菌株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控制及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地区4家医院门诊或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得到的副溶血弧菌共210株。
1.2 试剂鉴定药敏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 vetek 2 compat 试剂。
1.3 方法将腹泻粪便标本接种于TCBS平板同时可进行碱性胨水中增菌(6~8 h可形成菌膜),在TCBS 35 ℃培养 24 h形成不发酵蔗糖的蓝绿色菌落进行鉴定药敏,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产酸克雷伯菌(ATCC 700324)进行质量控制,按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判断结果。将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包括年龄、发病史、临床表现等。
2 结果2.1 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1)发热131例,体温37.5~38.6 ℃;(2)腹痛201例,以脐周为主,恶心185例,呕吐159例;(3)每日腹泻3~10次179 例,>10~15次25例,>15 次6 例;(4)粪常规:性状以水样便为主;呈米泔水样便180例,黄稀便19例,黏液便11例;(5)不洁饮食史210例,并且90%以上与外出聚餐、食用海鲜产品及食用生和半生食品有关。
2.2 流行病学调查本调查发现副溶血弧菌主要感染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发病高峰多集中在8 9月,感染发病状况在不同季节有明显差异。
2.3 血清学检测结果本研究中,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分型为:O1:K1 32株,占15.24%;O3:K6 168株,占80.00%;O4:K1占4.76%,以O3:K6为主要感染血清型。
2.4 副溶血弧菌的药敏结果除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两抗生素外,所分析的副溶血弧菌对其他抗生素有着很好的敏感性,敏感率均为100%;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耐药率高达92.86%,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18.57%,但中介率高达75.71%,见表1。
表1 副溶血弧菌的药敏结果Table 1 Drug susceptibility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s
抗生素 | 敏感 | 中介 | 耐药 | |||||
数 | 率(%) | 数 | 率(%) | 数 | 率(%) | |||
氨苄西林 | 0 | 0.00 | 15 | 7.14 | 195 | 92.86 | ||
头孢唑啉 | 12 | 5.71 | 159 | 75.71 | 39 | 18.57 |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亚胺培南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环丙沙星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左氟沙星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庆大霉素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阿米卡星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妥布霉素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头孢替坦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头孢他啶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复方新诺明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头孢吡肟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氨曲南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头孢曲松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
呋喃妥因 | 210 | 100.00 | 0 | 0.00 | 0 | 0.00 |
本调查研究中发现副溶血弧菌感染的急性肠炎患者主要来源于青壮年,而且都有不洁饮食史,90%以上是由食用生或半生海产品水产品引起。主要由于副溶血弧菌具有特殊生存特性,广泛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水沉积物和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及食品加工环境中[1],易导致海产品的污染,加之餐饮行业的卫生消毒不严格从而发生副溶血弧菌感染。因此加强夏秋季出售海产品和生食等食品的市场,加强卫生监督和环境卫生的治理,普及对社会活动频繁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饮食卫生健康教育,是降低腹泻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中副溶血弧菌感染的血清型以O3:K6为主,占80.00%;O1:K1 占15.24%;O4:K1仅占4.76%。本研究中所有的O3 ∶ K6是否是属于同一克隆群,它们在指纹上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将进一步实验进行研究分析。
耐药性检测表明,副溶血弧菌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复方磺胺嘧啶、氨基糖甙类多为高敏感率,建议临床可作为首选药物治疗。而头孢唑林敏感性在中介与耐药之间、氨苄西林敏感率为零,建议临床不能作为经验性用药首选药物。研究报道副溶血弧菌对氨苄西林的抗性主要受ESBLs的影响。
副溶血弧菌的生存特性决定感染主要发生在我国沿海地区,然而随着经贸交通迅速发展,海产品在内地城市大量销售,但由于不能保证低温贮运或保管不当,发生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越来越多,有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发展趋势[2]。不同地区流行的副溶血弧菌菌株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持续地进行环境、食品以及临床标本中副溶血弧菌的主动监测,控制污染,做到有的放矢。
[2] Zhang DT, Wang QY, Li XY, et al.The investig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diarrhea patients in Beijing in Summer and Autumn[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2012, 22(1):146-148.(in Chinese) 张代涛, 王全意, 黎新宇, 等.北京市夏秋季腹泻病例病原菌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1):146-148.
扩展功能
|
|
本文信息 | |
![]() |
PDF全文 |
![]() |
HTML全文 |
![]() |
参考文献 |
服务与反馈 | |
![]() |
加入引用管理器 |
![]() |
引用本文 |
![]() |
Email Alert |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 |
![]() |
沈丽珍 |
![]() |
张爱鸣 |
![]() |
陈素菜 |
![]() |
李少禧 |
![]() |
周铁丽 |
![]() |
夏菲 |
PubMed | |
![]() |
Article by SHEN Li-zhen |
![]() |
Article by ZHANG Ai-ming |
![]() |
Article by CHEN Su-cai |
![]() |
Article by LI Shao-xi |
![]() |
Article by ZHOU Tie-li |
![]() |
Article by XIA 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