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浙江省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丹城预防接种门诊报告,1名本地户籍儿童在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和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县CDC接到报告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患儿,女,2011年11月8日出生,住象山县丹东街道,出生时体重2800 g,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身体健康。患儿出生后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卡介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AC群结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苗、麻风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第一针)后均无异常,2012年11月7日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第二针,12月12日接种水痘疫苗, 发现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暂时纳入禁忌,无新的疫苗接种。
患儿于2012年12月15日下午出现腹泻伴发热,给予口服泰诺林,无好转,16日上午前往县人民医院就诊,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68× 109/L, 肛温37.9 ℃,初步诊断为肠道感染。之后反复发热、咳嗽、流涕,2013年2月7日,患者父母发现患者皮肤出现淤点,前往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2日出院,出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转上级医院。2013年2月13日,患儿因发现皮肤出血点1周,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住宁波市妇儿医院,住院治疗4天后,患儿血小板未上升至正常,2013年2月17日,患儿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治疗,出院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儿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血常规显示血小板为14×109/L,2013年2月17 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 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时,血小板计数29×109/L,血免疫抗HP抗体(金标法)阳性,免疫球蛋白IgA 41 mg/dl↓,免疫球蛋白IgG 1890 mg/dl↑。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受到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儿童发病病因多为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一过性的血小板减少[1]。患者的发病经过和临床表现,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经调查,患儿于2012年11月15日开始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16日就诊时医院初步诊断为肠道感染,血小板减少,到17日连续3天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以及之后的反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提示患儿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患儿16日出现的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所致,与ITP发病机制相符。IT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ITP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现已发现10余种病毒感染与ITP发病有关,多为上呼吸道感染[2],因预防接种引起的ITP较少见[3]。接种疫苗与疾病发病之间的时间关联性是因果关联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4]。《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疫苗后ITP的临床表现一般在疫苗接种后2周发生 [5],该时间间隔可为因果关联评估提供参考范围。本次接种的水痘疫苗是在12月12日,而患儿16日就诊检查时,血小板已经减少,时间间隔不到2周,因此可以排除ITP与接种疫苗有关。综合以上因素,象山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结果为该患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有关,现有证据不支持与疫苗接种有关联,属疫苗接种偶合症。
[2] Li JP. The platelet disease[M].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9. (in Chinese) 李家培.血小板疾病[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 Xie GZ, Diao LD, Wang SQ, et al. Response and handling vaccination for[M]. thir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9. (in Chinese) 谢广钟, 刁连东, 王树巧, 等.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 Li KL, Liu DW, Wu WD, et al. Chinese inoculated with influenza a H1N1 influenza vaccine allergic purpura cases monitoring analysis[J]. China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2011, 17(2):122-127. (in Chinese) 李克莉, 刘大卫, 武文娣, 等.中国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后过敏性紫癜病例监测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1, 17(2):122-127.
[5]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vaccination work norms[S]. Beijing: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5.(in Chine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5.
扩展功能
|
|
本文信息 | |
![]() |
PDF全文 |
![]() |
HTML全文 |
![]() |
参考文献 |
服务与反馈 | |
![]() |
加入引用管理器 |
![]() |
引用本文 |
![]() |
Email Alert |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 |
![]() |
徐建荣 |
![]() |
陈子萌 |
![]() |
莫夏莉 |
PubMed | |
![]() |
Article by XU Jian-rong |
![]() |
Article by CHEN Zi-meng |
![]() |
Article by MO Xia-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