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应急响应监测与信息组
- Surveillance and information analysis group, Ebola Emergency Respons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2013-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特征分析
- Epidemiology of Ebola virus disease outbreak in West Africa, 2013-2014
- 疾病监测, 2014, 29(11): 925-928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4, 29(11): 925-928
- 10.3784/j.issn.1003-9961.2014.11.02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8-27
2.安徽省宣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
2013年12月地处西非的几内亚开始出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暴发疫情[1],随后在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相继暴发。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西非EVD疫情为国际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号召开展国际合作,控制疫情的播散蔓延。我国与西非国家劳务、商务、留学人员往来密切,2014年上半年我国前往发生疫情的西非4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7369人,而从这些国家前来我国劳务人员73人,留学生608人[2];因此我国可能存在埃博拉病毒的输入风险。本研究对此次EVD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主要来源于从WHO获得的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1.2研究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疫情概况
2013年12月初,非洲几内亚南部给凯杜(Gueckedou)地区出现了以发热、严重腹泻和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聚集性病例,且病死率较高,之后周边的马桑达(Macenta)和基西杜古(Kissidougou)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病例(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间,这3个地区大约有111例临床疑似病例,其中死亡79例)。2014年3月10日,马桑达和基西杜古公共卫生机构向几内亚卫生部报告了该起不明原因疾病疫情,2天后当局也将该信息通报给在当地的无国界医生组织(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3月18日,由欧洲无国界医生组织派出1支调查队伍到达马桑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将疑似病例的标本送到法国里昂和德国汉堡的P4实验室进行检测,从其中20例患者样本中,分离到3株病毒,基因测序显示其属于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1]。
此后疫情波及到了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 截至9月13日[3],西非5国累计报告病例数4985例,死亡2461例,病死率49%。其中几内亚936例,死亡595例,病死率64%;利比里亚2407例,死亡1296例,病死率54%;塞拉利昂1620例, 死亡562例,病死率35%;尼日利亚21例,死亡8例;塞内加尔1例,无死亡,见表 1。本次疫情是1976年发现EVD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一次暴发,同时也是西非地 区首次报告EVD疫情[4, 5]。
国家 | 确诊病例 | 可能病例 | 疑似病例 | 总计 | 病死率(%) | ||||
病例数 | 死亡数 | 病例数 | 死亡数 | 病例数 | 死亡数 | 病例数 | 死亡数 | ||
几内亚 | 743 | 429 | 162 | 162 | 31 | 4 | 936 | 595 | 64.0 |
利比里亚 | 790 | 563 | 1078 | 472 | 539 | 261 | 2407 | 1296 | 54.0 |
塞拉利昂 | 1464 | 514 | 37 | 37 | 119 | 11 | 1620 | 562 | 35.0 |
尼日利亚 | 19 | 7 | 1 | 1 | 1 | 0 | 21 | 8 | 38.0 |
塞内加尔 | 1 | 0 | 0 | 0 | 0 | 0 | 1 | 0 | 0.0 |
合计 | 3017 | 1513 | 1278 | 672 | 690 | 276 | 4985 | 2461 | 49.0 |
注:改编自WHO发布的疫情数据[3]。 |
WHO于2014年3月22日确认并通报几内亚地区出现EVD疫情;后来调查认为,疫情最早可能始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27日,报告的病例数已超过100例,死亡66例。之后疫情发展较为平缓,甚至一度趋于控制,但在5月末WHO报道塞拉利昂出现疫情后,报告病例数增加幅度迅猛。6月中旬WHO又报道利比里亚出现第二波疫情,且扩散迅速,至此西非3国总体疫情进入快速发展期,报告病例数大幅上升。目前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报告病例总数均已超过几内亚,同时由于病例输出,至7月末,疫情已经波及至尼日利亚,见图 1。
![]() |
图 1 2014年EVD疫情累计报告病例时间分布 Figuer 1 DTime distribution of EVD cases reported cumulatively in West Africa,2014 |
根据现有WHO报告的发病情况,以周为时间单位进行划分,可以发现疫情总体呈现两阶段。自2014年3月22日几内亚马桑达地区EVD疑似病例得到实验室确诊,WHO联合几内亚启动暴发应急响应,以防止疫情蔓延。响应工作取得一定效果,在此后7周内,每周报告病例数逐渐减少。但至第22周(5月25 31日),见图 2。塞拉利昂出现疫情后,周报告病例数出现大幅上升,至2014年8月8日(第32周),WHO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
![]() |
图 2 2014年EVD疫情周报告病例时间分布 Figuer 2 Weekly distribution of EVD cases reported in West Africa,2014 |
根据WHO报道,2014年EVD疫情最早发生于几内亚的马桑达(Macenta)和给凯杜(Gueckedou)地区,该地区属于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3国交界地区。疫情随后首先在几内亚境内传播,并蔓延至基西杜古(Kissidougou)、首都科纳克里(Conakry)。3月31日在利比里亚边境的弗里亚(Foya)有病例报告。同时利比里亚境内也有病例报告,由于初期控制措施有力,疫情没有持续发生。但至5月末,随着塞拉利昂疫情出现,几内亚和利比里亚再次进入疫情快速播散期,且暴发规模远超前期。7月末由于1名利比里亚病例经加纳和多哥入境尼日利亚,导致疫情波及尼日利亚。截至9月13日,受本次疫情波及的地区包括塞拉利昂全境、几内亚中北部及首都周边、利比里亚北部地区。特别是由于疫情控制不力,导致3国首都及周边的人口密集地区均成为疫区[6],而且均发生了数代传播的情形,促进了疾病的快速播散,见图 3。
![]() |
图 3 2014年西非EVD的地区分布(截至2014年9月12日) Figuer 3 Area distribution of Ebola virus in West Africa (as of 12 September,2014) |
由于WHO及相关国际组织暂未发布病例个案数据,所以无法掌握详细的人群特征。根据2014年8月11日WHO通报消息[7],几内亚有近60%病例是在参加葬礼中发生感染的。
在本次疫情中,医源性传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根据3国的基本资料,可知当地医疗资源匮乏,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能力较差,因此导致疾病在3国医院内出现传播。由于部分医务人员感染死亡,导致其余从业者产生恐惧心理[7]。同时由于政府提供的防 护措施不足,继而出现部分医务人员拒绝 提供服务的情况[8],加剧了疫情的失控。截至2014年9月13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务人员总数已近300例(约占总病例数的6%),其中死亡超过140例[9]。 2.5疫情溯源
据文献报道[1],本次疫情的首发疑似病例可能是给凯杜地区的1个2岁儿童,该儿童于2013年12月6日发病并已死亡。经过调查,至少可以明确5人因该名患儿感染,其中包括他的母亲、祖母、姐妹、邻居及1名护士。2014年2月疾病由疫源地扩散至马桑达和基西杜古等其他地区,调查显示该扩散由1名给凯杜地区的医务人员疑似病例引起的。
EVD的传染源为患者和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病毒自然宿主可能为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明确。 2.6病毒特征
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5个型别中毒力最强的扎伊尔型,病死率最高可达90%。根据疫情初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引起本次疫情的埃博拉病毒属于扎伊尔型病毒的一个分支,与之前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加蓬等地流行的毒株相似度达97%[1]。
病毒基因的进化分析显示,导致本次疫情的病毒可能已在几内亚本地流行了一段时间,至少是2013年12月或者更早的时间。该毒株是扎伊尔型病毒的一个独立分支,而不是从刚果、加蓬等原中非疫情国家传入的[1]。 3 讨论
截至目前,疫情整体数据仍不稳定,分析认为主要由于疫情仍在持续,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尚不知道转归结果。同时实验室检测结果也在随时间变化,因此病例类型可能会重分。此外,上述数据也与当地疫情信息的透明度有关。
通过以上对2014年西非地区EVD流行特征的分析,总结本次疫情的主要特点包括:①根据目前获得的病例早期临床表现描述、流行病学信息和病原学资料,推测本次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传播模式与既往发现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类似,毒力也未超过既往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②2014年EVD疫情总体呈现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几内亚国内传播为主要特征,而第二阶段则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3国国内同时大范围传播为特征,且疫情在后两国内的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数更多,范围更广;③目前3个主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间相为邻邦,且为大范围的陆路接壤。由于社会联系紧密,导致3国间人群跨境活动频繁,由此引起疫情的跨境播散,也使得相关防控措施难以实施;④当地人群的卫生条件、风俗习惯、语言习惯及宗教信仰均对疫情的社区播散和防控产生影响;⑤3国均是首次出现EVD病例,缺乏处置经验,导致疫情播散。同时由于卫生资源匮乏,医务人员经验与能力不足,导致院内感染严重;⑥由于3国首都及周边的人口密集地区均已成为疫区,较高的人口密度给疫情控制带来难度。
目前西非3国疫情防控仍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包括:①监测能力的薄弱,疑似病例的发现、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的调查,以及密切接触者确定和追踪的工作不能很好开展。②医院感染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医务工作者存在高危暴露;同时由于天气炎热和疲劳的因素,限制了医务人员长期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的工作时间。③当地医疗资源目前呈过饱和状态[5],医院床位严重不足,且许多医疗救治点无法保证电力和自来水的供应。虽然国际救援组织承担了主要的医疗救护任务,但承担能力也已经接近极限。④在家庭病人护理和传统丧葬过程中,社区居民存在高危暴露的行为因素,从而增加社区发生感染、死亡,诱发当地居民的恐慌。⑤部分社区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存在误解,进而对防控措施不配合甚至产生抵触。⑥由于3个国家大范围接壤,边境居民相互跨境活动频繁,增加了疫情扩散的可能性。⑦此次暴发对人力、经济、操作和物流的需求巨大,给疫情发生国家和国际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
[1] | Baize S,Pannetier D,Oestereich L,et al. Emergence of Zaire Ebola virus disease in Guinea-Preliminary report[J]. N Engl J Med,2014,371:1418-1425. |
[2] |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AQSIQ). Strengthen the quarantine of port to prevent EVD outbreak introduced into China[EB/OL].(2014-08-0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质检总局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措施严防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传入我国.中国[EB/OL].(2014-08-05). http://www.aqsiq.gov.cn/ztlm/2014/cxrfk/gzdt/201408/t20140805_418934.htm. |
[3] | WHO. Ebola response roadmap update[EB/OL].(2014-09-16).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33546/1/roadmapupdate16sept14_eng.pdf?ua=1.. |
[4] | WHO. Ebola virus disease Fact sheet [EB/OL].(2014-04).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03/en/.. |
[5] | WHO. Ebola: Experimental therapies and rumoured remedies[EB/OL].(2014-08-15).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ebola/15-august-2014/en/.. |
[6] | WHO. Disease outbreak news[EB/OL].(2014-07-01). http://www.who.int/entity/csr/don/2014_07_01_ebola/en/index.html.. |
[7] | WHO. Barriers to rapid containment of the Ebola outbreak[EB/OL].(2014-08-11).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ebola/overview-august-2014/en/.. |
[8] | WHO. Briefing to United Nations Member States on the Ebola outbreak and response in Guinea, Liberia, Nigeria and Sierra Leone[EB/OL].(2014-08-12). http://www.who.int/dg/speeches/2014/ebola-briefing/en/.. |
[9] | WHO. Ebola response roadmap situation report[EB/OL].(2014-09-12).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33073/1/roadmapsitrep3_eng.pdf?u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