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孟玲, 涂文校, 周蕾, 杨静, 靳淼, 秦颖, 张文增, 洪志恒, 曹洋, 倪大新, 李群, 金连梅
- MENG Ling, TU Wen-xiao, ZHOU Lei, YANG Jing, JIN Miao, QIN Ying, ZHANG Wen-zeng, HONG Zhi-heng, CAO Yang, NI Da-xin, LI Qun, JIN Lian-mei
- 2015年1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cerned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January 2015
- 疾病监测, 2015, 30(1): 4-7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5, 30(1): 4-7
- 10.3784/j.issn.1003-9961.2015.01.0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5-01-20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 102206;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北京 102206
2. Institute for Vir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3.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2011年4月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始启动月度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重点传染病风险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回顾近期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研判下个月份的可能发展趋势,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和病种,做好监测和应对准备。2015年1月7日,中国CDC进行了2015年1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现报告主要的评估结果。
1 评估方法和依据1月风险评估所采取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依据与之前无差异,详见已发表的文章[1,2]。
2 评估结果 2.1 风险地图(示意图) 2.1.1 近期全球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见图 1。
![]() |
图 1 近期全球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 (截至2015年1月6日) Fig. 1 Rec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s an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global concern (as of 6 January,2015) |
![]() |
图 2 近期国内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 (截至2015年1月6日) Fig. 2 Rec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s an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great concern in China (as of 6 January,2015) |
无。
2.3 重点关注 2.3.1 埃博拉出血热根据WHO通报[3],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5日,西非3国新增报告病例3545例、死亡2098例;截至2015年1月5日,西非3国累计20 656例、死亡8153例;其中几内亚报告2769例,死亡1767例;利比里亚报告8115例,死亡3471例;塞拉利昂报告9772例,死亡2915例。总体来看,几内亚疫情处于波动状态,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9月以来报告75~160例/周);如无更有效的措施,预计疫情短期内不会下降,甚至存在上升和扩散风险。利比里亚疫情下降至低发水平(近5周报告20~90例/周);根据已采取的防控措施,预计疫情将继续下降,除首都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外,其余地区疫情有望陆续得到控制。塞拉利昂从12月以来疫情出现下降(从之前约500例/周降至近期350}随着各方力量的投入,预计疫情将进一步下降。2014年12月29日英国报告1例自塞拉利昂感染回国后发病的护士病例,当地已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马里最后1例病例检测阴性日期为2014年12月6日,所有接触者均已结束医学观察;塞内加尔、尼日利亚、西班牙和美国输入性疫情已相继得到控制。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和境外公民未发现确诊病例。12月以来西非3国平均每天来华入境人数与811月相比有所下降;前期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中,外籍人员无法联系的现象已明显好转;我国继续做好国境检疫、监测和防控等一系列措施,病例发现、诊断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2015年1月我国存在疫情输入风险,但疫情输入我国后发生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
建议:(1)我国继续做好援非工作,与国际防控援助力量共同帮助西非国家尽快控制疫情;(2)继续做好我国援非人员的感染防护工作;(3)国内各相关部门按照《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和相关技术方案要求继续做好境内防控工作;(4)继续做好对西非3国来华(归国)人员的健康监测。
2.3.2 人禽流感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6日,全国报告新增2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分布于福建(10例)、江苏(5例)、浙江(4例)、广东(3例)、新疆(2例)、上海(1例)。截至2015年1月6日,全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475例,死亡181例。2014年12月广东省广州市报告1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确诊病例,中山市报告1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确诊病例。
结合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和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全国H7N9禽流感疫情仍将呈散发态势,但近期报告病例数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活禽市场暴露仍为主要感染来源和危险因素,随着春节长假临近,若各地活禽管理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新发病例的时间和地理分布聚集。同时,进入流感流行季节,禽间禽流感病毒活动活跃,在禽类消费习惯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不排除出现其他亚型人禽流感病例。
建议:(1)按现行防控要求继续做好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做好新发病例尤其是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及处置工作;(2)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人禽流感病例的诊疗意识,加强可疑暴露史问询,鼓励病例多发地区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对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及早开展达菲治疗;(3)加强有活禽出售农贸市场的卫生学管理,加强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4)继续加强外环境主动监测,及时评估风险和预警;(5)加强与农业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各类禽间流感病毒特征及流行状况的变化;(6)加强风险沟通,引导群众客观认识疾病,提高自我防护能力;(7)继续推动禽养殖、销售和居民消费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2.3.3 流行性感冒南方省份自2014年12月初起流感活动呈上升趋势;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在2014年3月底至10月底一直处于低水平,11月以来,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处于流感活动高峰期。进入11月以后,南方省份B型流感病毒比例逐渐上升,目前B型已超过A型;北方省份A(H3N2)流感病毒一直占绝对优势。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北方片区主要为A(H3N2)流感,南方片区主要为B型流感。我国流行的甲型H1N1、B型流感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与目前使用的疫苗株匹配性较好;但A(H3N2)型流感病毒与疫苗株A/Texas/50在抗原性上存在差异,提示A(H3N2)型流感病毒与三价疫苗中的A(H3N2)组分匹配性不好。所有毒株均对烷胺类药物耐药,所有甲型H1N1、A(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参照往年同期监测结果,2015年1月,南方省份将逐渐进入冬季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样病例就诊率及流感检测阳性率会逐步升高,但随着学校放假,暴发疫情将有所减少。北方省份A(H3N2)所占比例仍将远高于甲型H1N1和B型流感,南方省份B型流感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建议:(1)各地继续按照流感监测方案做好流感样病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2)加强对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特别是要加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标本采集和检测工作;(3)关注住院病例、重症病例,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毒株变异和耐药情况;(4)加强流感监测数据分析,密切关注全球和周边地区流感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情况。
2.3.4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2014年12月,全国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暴发20起,分布于广东(8起)、江苏(5起)、浙江(4起)、安徽(2起)和福建(1起)。其中8起由GⅡ.17基因型所致,2起由GⅡ.4 Sydney 2012变异株所致,1起由GⅡ.17和GⅡ.4 Sydney 2012变异株所致,1起由GⅡ.6基因型所致。根据日本、英国等国家的报告[4-5],目前未出现2012年暴发明显增加的态势,未见GⅡ.4型诺如病毒新毒株的报道,仍以GⅡ.4 Sydney 2012变异株为主。
目前正值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期,12月仍可能出现暴发疫情,涉及省份可能也会增多。近期暴发疫情将继续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GⅡ.17基因型可能为主要血清型。
建议:(1)加强疫情监测,尤其是在学校、医院、工厂、养老院、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及早发现疫情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2)加大对食品、饮用水安全的监管力度,严防水源性、食源性腹泻暴发;(3)对公众做好病毒性腹泻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4)密切关注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并通过基因测序监测诺如病毒株流行和变异情况。
2.4 一般关注 2.4.1 猩红热2014年全国共报告猩红热54 171例,报告发病率4/10万,无死亡。报告病例数较2013年上升58%,但较2011年高峰低17%。时间分布特点与往年类似;高发年龄为3~9岁,高发人群仍为学生、幼托及散居儿童。
2014年12月,全国共报告8615例,仅海南无病例报告,除上海外高发省份仍集中于长江以北,全国51%的病例集中在辽宁、山东、上海、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报告发病率居前的省份依次为上海、北京、辽宁、内蒙古和吉林。与2013年12月相比,全国22个省份(71%)报告病例数上升。
猩红热总体流行形势与往年相似,按往年趋势估计,目前已达冬季最高峰,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假,预计全国病例数将会逐步下降。
建议:(1)密切关注疫情动态;(2)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3)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强菌株型别、毒力和药敏等方面的工作,为更好地掌握猩红热的流行特点及规律、加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2.4.2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现正值冬季采暖季节,近期因供暖设施使用不当等导致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及死亡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建议:(1)疾控机构继续做好监测报告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加强相关预防措施的宣传活动;(2)医疗机构做好中毒病人急救工作。
3 讨论本月风险评估会议重点分析了埃博拉出血热、人禽流感、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猩红热等传染病疫情以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公共卫生风险。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月将是事件报告数较少的月份之一,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2014年12月下降。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在我国发生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我国内地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不排除其他亚型人禽流感散发病例报告;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目前正值诺如病毒等病毒性腹泻病发病高峰期,12月可能仍将出现暴发疫情;猩红热疫情已达冬季最高峰,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假,预计病例数将会有所减少;因燃煤取暖导致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1] | Tu WX, Zhou L, Wang R,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June 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2013,28(6):424-428.(in Chinese) 涂文校,周蕾,王锐,等. 2013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疾病监测,2013,28(6):424-428. |
[2] | Meng L, Xiang NJ, Li Y,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September 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2013,28(9):704-708.(in Chinese) 孟玲,向妮娟,李昱,等. 2013年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 疾病监测,2013,28(9):704-708. |
[3] | WHO:Ebola Response Roadmap Situation Report, 5 January 2015[EB/OL]. (2015-01-05). http://apps.who.int/gho/data/view.ebola-sitrep.ebola-summary-20150105?lang=en. |
[4] |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apan:Detection of gastroenteritis viruses in Japan, 2014/15 season (as of January 6, 2015)[EB/OL]. (2015-01-08). http://www.nih.go.jp/niid/en/2013-03-15-04-55-59/2100-disease-based/na/norovirus/idsc/iasr-noro-e/5318-iasr-noro-e-150106.html. |
[5] | Public Health England: PHE Weekly National Norovirus and Rotavirus Report, 8 January 2015[EB/OL]. (2015-01-08).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393494/Norovirus_update_2015_week_02.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