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李士正, 彭阳, 卢千超, 史晓林
- LI Shi-zheng, PENG Yang, LU Qian-chao, SHI Xiao-lin
- 2012-2014年河南省南阳市手足口病流行期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 Infection status of enterovirus in healthy population during foot hand and mouth disease epidemic period in Nanyang, Henan, 2012-2014
- 疾病监测, 2015, 30(1): 27-29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5, 30(1): 27-29
- 10.3784/j.issn.1003-9961.2015.01.00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4-10-13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2008年,手足口病被列入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该病以≤5岁儿童为主,尤以≤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常见的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sackievirus A16,Cox A16) [1]。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2]。为掌握河南省南阳市手足口病流行期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感染情况,选择辖区某县为监测点,连续3年开展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感染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和对象2012-2014年68月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在河南省南阳市手足口病监测点随机选择一个村,分别选取0~、1~、2~、3~、4~、5~、6~、7~、13~及>18岁共1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取10人,每年调查100人,每人均采集粪便和咽拭子标本。共采集300份(按人数统计),其中粪便标本和咽拭子标本均为300份。
1.2 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1.2.1 试剂病毒RNA提取试剂盒由北京TIANGEN公司生产,Cox A16和EV71、肠道病毒通用性核酸检测试剂(2+1)(荧光探针PCR法)由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2 仪器荧光定量PCR仪:型号:CFX96,美国伯乐公司生产。
1.2.3 检测方法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附件1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及检测技术方案》执行[1]。
1.2.3.1 主要试剂病毒RNA核酸提取试剂盒由北京TIANGEN公司生产;手足口病毒RNA实时荧光PCR试剂盒(双通道)由江苏硕世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所有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1.2.3.2 实验仪器伯乐 BIO CFX96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1.2.3.3 样品前处理粪便标本取大约1 g,加入预先加有900 μl生理盐水,100 μl氯仿的1.5 ml EP管中,用机械振震器剧烈震荡20 min,1500 g(3500转)离心20 min,取上清液备用。咽拭子标本在保存液中充分搅动(40下左右),4 ℃冰箱静置15 min,取上清液备用。
1.2.3.4 病毒RNA模板提取按TIANGEN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
1.2.3.5 Real-time RT-PCR反应体系配制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所用引物分别为PE、EV71、Cox A16。
1.2.3.6 实时荧光RT-PCR检测取5 μl病毒RNA模板,加入20 μl配制好的反应体系中,放入荧光定量PCR仪器按50 ℃ 30 min反转录;95 ℃ 5 min预变性;95 ℃ 10 s变性,55 ℃ 40 s退火、延伸和检测荧光,共45个循环的反应条件进行扩增。双通道检测,PE、Cox A16为FAM通道,EV71为VIC通道。
1.2.3.7 结果判断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相关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感染情况2012-2014年共调查健康人群300名,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28例,全部为其他EV,阳性率为42.67%,见表 1。2012年调查的100名中,病毒核酸阳性50例,阳性率为50.00%,2013年调查的100名中,病毒核酸阳性55.00例,阳性率55.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P>0.05)。2014年调查的100例中,病毒核酸阳性23例,阳性率23.00%,与2012年(χ2=21.522,P<0.05)和2013年(χ2=15.726,P<0.0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2014年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感染率较前两年有明显下降。
年份 | 调查例数 | 检出数 | 阳性率 (%) | EV71 | Cox A16 | 其他EV | |||
检出数 | 阳性率(%) | 检出数 | 阳性率(%) | 检出数 | 阳性率(%) | ||||
2012 | 100 | 50 | 50.00 | 0 | 0.00 | 0 | 0.00 | 50 | 50.00 |
2013 | 100 | 55 | 55.00 | 0 | 0.00 | 0 | 0.00 | 55 | 55.00 |
2014 | 100 | 23 | 23.00 | 0 | 0.00 | 0 | 0.00 | 23 | 23.00 |
合计 | 300 | 128 | 42.67 | 0 | 0.00 | 0 | 0.00 | 128 | 42.67 |
在调查的300例健康人群中,5岁及以下儿童180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96例,阳性率为53.33%(96/180);5岁以上健康人群120例,阳性率为26.67%(32/120),两者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30,P<0.05),见图 1。
![]() |
图 1 健康人群肠道病毒隐性感染年龄分布 Figure 1 Ag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people carrying enterovirus in Nanyang,2012-2014 |
在调查的300名健康人群中,男性153例,阳性62例,阳性率40.52%;女性147例,阳性66例,阳性率44.90%。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男女性别比为0.90∶1,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7,P>0.05),见表 2。
性别 | 总检测样本数 | 总阳性数 | 总阳性率(%) |
男 | 153 | 62 | 40.52 |
女 | 147 | 66 | 44.90 |
合计 | 300 | 128 | 42.67 |
粪便标本和咽拭子标本均检测300份, 检出的肠道病毒均为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EV,其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2.67%(128/300)和5.33%(16/300)。粪便标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咽拭子,两种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20,P<0.05),说明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的首选标本仍是粪便标本。
由于实验室缺少相应试剂,所以本次检测未对其他EV阳性者进一步分型。
3 讨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病例表现为特征性出疹、发热及口腔溃疡。手足口病作为全球性传染病,其暴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国手足口病出现大范围的暴发和流行主要始于2008年。近年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尤其是≤3岁的散居儿童[3,4]。2012-2014年,河南省南阳市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健康人群EV核酸总阳性率为42.67%,说明EV在外界存在较为普遍,或为手足口病的暴发或流行提供了条件, 在流行季节托幼机构或学校应做好预防控制措施和病例监测以预防暴发流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EV占100%,EV71、Cox A16均为0。与牛卫东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EV71、Cox A16致病力较强,感染后易发病,健康带病毒者较少;而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EV致病力较弱,在5岁以下健康人群中感 染后较易形成带毒者。2014年健康人群肠道病毒感染率较前两年有明显下降,可能与其自身的流行规律有关。
在调查的300名健康人群中,≤5岁儿童180名,阳性率为53.33%;>5岁健康人群120名,阳性 率为26.67%。符合肠道病毒易感人群的年龄分布, 与≤5岁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病率一致[4]。
本研究首次对河南省南阳市监测点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健康人群的EV感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该健康人群EV感染状况的基线数据及易感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此特征与手足口病的年龄分布特征相接近,为以后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guide[S]. Beijing: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9.(in Chine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
[2] |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Henan.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M]. Zhengzhou: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2.(in Chinese)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手足口病[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
[3] | Sun JL, Zhang J. Th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J].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9,30(9):973-976.(in Chinese) 孙军玲,张静.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973-976. |
[4] | Xiao GX, Hu YH, Yu SC, et al.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2008-2011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ese children below 5 years old[J].Disease Surveillance,2012,27(12):932-936.(in Chinese) 肖革新,胡跃华,于石成,等.2008-2011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2):932-936. |
[5] | Niu WD, Dai L, Shi J. Inapparent infection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healthy population of Zhengzhou[J]. China Medical Journal,2012,22(9):2209-2213.(in Chinese) 牛卫东,戴蕾,史军.郑州市健康人群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9):2209-2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