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吴占国, 于霞丽, 崔淑娟, 龚成, 张铁钢, 王全意, 黄芳, 石伟先
- WU Zhan-guo, YU Xia-li, CUI Shu-juan, GONG Cheng, ZHANG Tie-gang, WANG Quan-yi, HUANG Fang, SHI Wei-xian
- 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研究
- Prevalence of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Beijing
- 疾病监测, 2016, 31(5): 394-397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6, 31(5): 394-397
- 10.3784/j.issn.1003-9961.2016.05.01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5-11-13
2.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0013
2. Beij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13, China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1959年首次于日本仙台市1名死于肺炎的患儿肺液中分离获得,原名仙台病毒,是一类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可引起所有年龄组人群的呼吸道感染,尤其可引起婴幼儿及儿童严重呼吸道疾病。根据病毒抗原特性与遗传特性,HPIV根据血清型分为4个亚型,不同亚型的流行特征及临床感染特征略有不同[1-2]。本研究通过采集哨点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咽拭子、痰、鼻咽抽吸物等样本,进行HPIV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旨在了解北京地区HPIV感染现况,探索其流行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选取在北京市隆福医院、垂杨柳医院、东方医院、顺义区医院、潞河医院5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各医院每月采集 5~10份病例标本,共监测病例3978例。其中采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包括流感样病例、扁桃体炎病例的咽拭子共2171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包括急性肺炎、支气管炎等病例的痰或鼻咽抽吸物等呼吸道样本,共1807份。采集的样本均在5 h内送至实验室,-80 ℃保存,每月集中检测1次。
1.2 病毒核酸提取使用QIAmp viral mini kit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生产)提取140 μl样本中的总RNA,提取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病毒RNA溶于60 μl DEPC水中,立即用于核酸检测。
1.3 副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使用江苏和创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呼吸道病毒核酸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检测HPIV1、2、3、4型及腺病毒(ADV)、偏肺病毒(MPV)、冠状病毒(HCOV)、流感病毒(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肠道病毒(HEV)、博卡病毒(HBOV)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反应条件见文献[3]。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对检测样本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中的检测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亚型HPIV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3978例病例中,HPIV阳性217例,阳性检出率为5.46%;其中HPIV3型阳性88例,阳性检出率2.21%;HPIV1型阳性56例,阳性检出率1.41%; HPIV4型阳性40例,阳性检出率1.01%;HPIV2型阳性33例,阳性检出率0.83%。同时检测其他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别为FLU阳性488例,阳性检出率12.27%;HRV阳性191例,阳性检出率4.80%;RSV阳性92例,阳性检出率2.31%;HEV阳性88例,阳性检出率2.21%;ADV阳性70例,阳性检出率1.76%;HBOV阳性62例,阳性检出率1.56%;HCOV阳性35例,阳性检出率0.88%;MPV阳性33例,阳性检出率0.83%。
其中HPIV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63例,占HPIV感染病例的29.03%(63/217),包括其他病毒与HPIV1混合感染16例,与HPIV2混合感染9例,与HPIV3混合感染25例,与HPIV4混合感染13例。HPIV合并HRV感染21例,合并HEV感染12例,合并FLU感染10例。未见各型HPIV间的混合感染。
2.2 HPIV感染患者性别分布男性患者样本中HPIV阳性检出率为5.65%(125/2214),女性患者中样本阳性检出率为5.22%(92/1764),经χ2检验,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HPIV感染患者年龄分布0~5岁年龄组HPI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75%(67/753);其次为6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检出率为5.46%(37/678);6~15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4.05%(21/519)。经χ2检验,5岁以下婴幼儿组阳性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HPIV易导致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见表 1。HPIV1在16~25岁青年组中阳性检出率最高,HPIV2、HPIV3、HPIV4则均为0~5岁组阳性检出率最高。
年龄组(岁) | 检测数 | HPIV1 | HPIV2 | HPIV3 | HPIV4 | 总计 |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
0~ | 753 | 8 | 1.06 | 12 | 1.59 | 37 | 4.91 | 10 | 1.33 | 67 | 7.75 |
6~ | 519 | 5 | 0.96 | 4 | 0.77 | 7 | 1.35 | 5 | 0.96 | 21 | 4.05 |
16~ | 615 | 12 | 1.95 | 2 | 0.33 | 7 | 1.14 | 5 | 0.81 | 26 | 4.23 |
26~ | 1413 | 22 | 1.56 | 6 | 0.42 | 22 | 1.56 | 16 | 1.13 | 66 | 4.67 |
60~ | 678 | 9 | 1.33 | 9 | 1.33 | 15 | 2.21 | 4 | 0.59 | 37 | 5.46 |
合计 | 3978 | 56 | 1.41 | 33 | 0.83 | 88 | 2.21 | 40 | 1.01 | 217 | 5.46 |
对2011-2014年不同年份的HPIV检测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中总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07%(70/772),2012年和2013年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47%(38/850)和3.52%(37/1052),2014年阳性检出率升高,为5.52%(72/1304),经χ2检验,2011年与2014年HPIV检测阳性率高于2012年和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01;χ2=24.84,P<0.001)。其中HPIV1、HPIV3阳性检出率均在2011-2013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有所升高;HPIV2阳性检出率在2011年和2013年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4年,呈隔年流行态势;HPIV4在4年中呈散发,各年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2。
年龄组(岁) | 检测数 | HPIV1 | HPIV2 | HPIV3 | HPIV4 | 总计 |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
2011 | 772 | 28 | 3.63 | 8 | 1.04 | 27 | 3.50 | 7 | 0.91 | 70 | 9.07 |
2012 | 850 | 11 | 1.29 | 5 | 0.59 | 17 | 2.00 | 5 | 0.59 | 38 | 4.47 |
2013 | 1052 | 2 | 0.19 | 15 | 1.43 | 8 | 0.76 | 12 | 1.14 | 37 | 3.52 |
2014 | 1304 | 15 | 1.15 | 5 | 0.38 | 36 | 2.76 | 16 | 1.23 | 72 | 5.52 |
合计 | 3978 | 56 | 1.41 | 33 | 0.83 | 88 | 2.21 | 40 | 1.01 | 217 | 5.46 |
对不同月份HPIV检测情况进行分析,68月检出阳性率高于其他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9,P<0.001)。2011-2013年,阳性检出率均呈5月逐渐升高,至7月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趋势,1012月阳性检出率再次略有升高。2014年阳性检出率高峰期略有后移,自6月逐步升高,至8月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其中HPIV1、HPIV3在68月阳性检出率高于秋冬季,且HPIV3持续时间较HPIV1长;HPIV2 在47月及1011月阳性检出率高于冬季,HPIV4在711月阳性检出率高于冬春季,见图 1。
![]() |
图 1 2011-2014年北京市HPIV时间分布 Figure 1 Time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detections in Beijing,2011-2014 |
|
1807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PIV阳性90例,阳性率为4.98%;217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PIV阳性127例,阳性率为5.85%,经χ2检验,HPIV感染导致不同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234),但HPIV4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中的高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P<0.05),见表 3。
年龄组(岁) | 检测数 | HPIV1 | HPIV2 | HPIV3 | HPIV4 | 总计 |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阳性数 | 阳性率(%) |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2171 | 33 | 1.52 | 21 | 0.97 | 42 | 1.93 | 30 | 1.38 | 127 | 5.85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 1807 | 23 | 1.27 | 12 | 0.66 | 46 | 2.55 | 10 | 0.55 | 90 | 4.98 |
合计 | 3978 | 56 | 1.41 | 33 | 0.83 | 88 | 2.21 | 40 | 1.01 | 217 | 5.46 |
HPIV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有研究报道2006-2010年期间拉丁美洲流感样病例中HPIV检出率为3.2%[4],我国对HPIV流行情况报道较少,在温州地区住院呼吸道患儿中HPIV阳性检出率为7.30%[5]。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2011-2014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HPIV感染率达5.46%。
HPIV可感染各年龄组人群,婴幼儿尤其易感,且症状严重。日本2009-2013年对13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显示HPIV检出率达17.2%[6],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占57.75%。浙江省温州市对小儿HPIV的调查结果显示HPIV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HPIV感染率达7.75%,为各年龄组中最高,占总HPIV感染人数的30.88%(67/217),与相关报道相符。HPIV在成年人呼吸道患者中感染率也不容忽视,60岁以上年龄组中HPIV阳性率可达5.46%,高于中、青年患者。
以往研究认为,儿童患者HPIV感染症状严重,而成年人患者则症状轻微。本研究中HPI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年龄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亚型HPIV导致临床症状略有差异。HPIV1主要引起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HPIV2易导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HPIV3则常导致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HPIV4可引起不同呼吸道症状,但一般症状轻微[1]。本研究结果显示,HPIV检测阳性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HPIV3感染明显高于其他亚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虽然未见明显亚型差异,但HPIV4感染明显高于其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表明HPIV4更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HPIV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其流行规律与流行亚型密切相关。HPIV主要在春夏季多见,其中HPIV1、HPIV2具有隔年流行规律;HPIV3、HPIV4则常年均可检出,但HPIV3在春夏季高发,而HPIV4则全年散发[2, 8]。
本研究初步掌握北京地区HPIV流行现况,探索其流行规律,为呼吸道传染病防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1] | Huang ZY, Dong L. The etiology, epidemi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piration, 2006, 26 (9) : 687–690 .(in Chinese) 黄志英, 董琳. 人副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所致疾病的特点[J].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 (9) :687–690. |
[2] | Lei XY, Peng DH.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ainfluenza virus[J]. Journal of Pediatric Pharmacy, 2012, 18 (11) : 54–59 .(in Chinese) 雷小英, 彭东红. 人副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J].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 (11) :54–59. |
[3] | Li AH, Zhang TG, Shi WX,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for detecting respiratory viruses[J].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13, 33 (7) : 541–544 .(in Chinese) 李爱华, 张铁钢, 石伟先, 等. 三种呼吸道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 (7) :541–544. |
[4] | Villaran MV, García J, Gomez J, et al.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in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from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during 2006-2010[J]. Influenza Other Respi Viruses, 2014, 8 (2) : 217–227 . |
[5] | Huang ZY, Dong L, Chen XF, et al.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para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in Wenzhou area[J].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2006, 21 (16) : 1066–1067 .(in Chinese) 黄志英, 董琳, 陈小芳, 等. 温州地区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 (16) :1066–1067. |
[6] | Yano T, Fukuta M, Maeda C, et al.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Seroprevalence of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in Mie Prefecture in Japan during 2009-2013[J]. Jpn J Infect Dis, 2014, 67 (6) : 506–508 . |
[7] | Fang XY, Dong L, Chen XF. Et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ara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2005, 7 (12) : 1285–1286 .(in Chinese) 方小燕, 董琳, 陈小芳. 小儿副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J]. 浙江临床医学,2005,7 (12) :1285–1286. |
[8] | Yang XX, Yang JY, Wang SB, et al. Et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254 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rology, 2013, 20 (6) : 254–257 .(in Chinese) 杨霄星, 杨军勇, 王世斌, 等. 25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调查分析[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3,20 (6) :254–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