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宋晓佳, 张静, 施国庆
- SONG Xiao-jia, ZHANG Jing, SHI Guo-qing
- 2000-2013年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caused by norovirus in China, 2000-2013
- 疾病监测, 2017, 32(2): 127-131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7, 32(2): 127-131
- 10.3784/j.issn.1003-9961.2017.02.0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6-09-18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北京 100050;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北京 102206
2.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ject,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 China;
3. Division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诺如病毒 (Norovirus) 目前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之一[1],美国每年有95%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2-3]。诺如病毒流行区域广泛,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食物、水、气溶胶和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摄入少量病毒颗粒即可使人致病,在人口密集地区或集体单位易引起暴发或流行[3-4]。诺如病毒主要采用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进行诊断[5-6],2007年前大多基层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缺乏相应的检测能力,2007年起我国在17个省建立了以医院为基础的病毒性腹泻监测网,但监测对象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全国范围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现有感染性腹泻暴发报告存在病例数高、实验室诊断率低、漏报率高等现象[7]。目前,对我国诺如病毒流行特征仍缺乏全面地认识。为了解近年来诺如病毒胃肠炎在我国的流行特征,对2000-2013年间中文文献报道的全国各地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1 方法 1.1 材料及来源以“诺如病毒”、“诺瓦克样病毒”以及“暴发”、“调查”为关键词,分别在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中检索文献。
1.2 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纳入标准包括2000-2013年国内发表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中文“论著”类文献。剔除标准包括综述、某一起事件被重复报道及不同数据库中重复文献,以及不以流行病学特征为研究目的、研究结论不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或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文献。
1.3 数据收集与分析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比 (n,%) 的形式表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317篇文献,排除265篇,最终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52篇,共报告暴发事件72起。2000-2001年各1起,2002-2003年无暴发报告,2004-2013年分别报告2、15、6、9、7、9、5、6、8、3起,以2005年最多。72起暴发累计报告病例11 778例,1例死亡。每起暴发疫情最少发病10例,最多1 252例,平均每起164例,见表 1。
年份 | 暴发起数 | 省份数 | 波及人数 | 发病例数 | 罹患率 (%) | 死亡人数 | 每起平均病例数 |
2000 | 1 | 1 | 736 | 134 | 18.21 | 1 | 134 |
2001 | 1 | 1 | 4 567 | 942 | 20.63 | 0 | 942 |
2004 | 2 | 2 | 1 549 | 139 | 8.97 | 0 | 70 |
2005 | 15 | 2 | 10 634 | 600 | 5.64 | 0 | 40 |
2006 | 6 | 4 | 13 238 | 1 405 | 10.61 | 0 | 234 |
2007 | 9 | 7 | 37 710 | 1 630 | 4.32 | 0 | 181 |
2008 | 7 | 3 | 43 784 | 2 550 | 5.82 | 0 | 364 |
2009 | 9 | 2 | 35 298 | 1 582 | 4.48 | 0 | 176 |
2010 | 5 | 3 | 8 363 | 560 | 6.70 | 0 | 112 |
2011 | 6 | 4 | 12 732 | 1 239 | 9.73 | 0 | 207 |
2012 | 8 | 6 | 41 030 | 691 | 1.68 | 0 | 86 |
2013 | 3 | 3 | 19 549 | 306 | 1.57 | 0 | 102 |
合计 | 72 | 11 | 229 190 | 11 778 | 5.14 | 1 | 164 |
注:2002-2003年无暴发报告。 |
每年10-12月和次年3月是发病高峰期,6-8月疫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9月开始疫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0-11月进入高流行期,见图 1。有56起暴发报道了疫情持续时间,平均持续时间为 (8.57±5.17) d,持续时间最短1 d,最长21 d。
![]() |
图 1 2000-2013年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月分布 Figure 1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norovirus infection outbreaks in China, 2000-2013 注:2002-2003年无暴发报告。 |
|
暴发疫情分布在1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疫情起数居前5位依次为广东 (28起)、浙江 (18起)、广西 (6起)、上海 (5起) 和江苏 (4起),多为沿海省份,存在明显区域性,见图 2。疫情发生地在城市63起,占87.50%;发生在农村9起,占12.50%,以城市为主。
![]() |
图 2 2000-2013年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地区分布 Figure 2 Area distribution of norovirus infection outbreaks in China, 2000-2013 |
|
以学校及托幼机构最多,共53起,占全部疫情的73.61%,其次为医疗和养老机构,占13.89%。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发生的疫情中,以中学的暴发疫情最多25起,占47.12%,其次是小学及幼儿园17起,占32.08%,再次是大学11起,占20.75%。
2.3 临床表现病例临床症状居前3位的分别是腹泻 (79.80%)、腹痛 (49.20%) 和呕吐 (47.50%),其余症状依次为恶心 (29.50%)、腹胀 (14.00%)、发热 (13.30%)、头痛 (9.00%)、乏力 (5.60%) 和头晕 (3.20%)。
2.4 感染来源经水传播引起的暴发最多,为27起,占37.50%,人-人接触传播24起,占33.33%,食源性传播17起,占23.61%,原因不明4起,占5.56%(图 3)。不同单位/机构感染来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899,P=0.000)。经水传播的疫情中,由桶装水污染引起的暴发占48.15%;食源性传播的疫情中,从业人员携带病原传播引起的暴发占52.94%,见表 2。
![]() |
图 3 不同单位不同感染来源的分布情况 Figure 3 Sources of norovirus infection in outbreaks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
|
传播途径 | 中学 | 小学及幼儿园 | 大学 | 养老/医疗机构 | 其他 | 总计 | 构成比 (%) |
经水源传播 | 17 | 1 | 3 | 0 | 6 | 27 | 37.50 |
桶装水 | 11 | 1 | 1 | 0 | 0 | 13 | 48.15 |
地下蓄水 | 3 | 0 | 2 | 0 | 1 | 6 | 22.22 |
井水 | 3 | 0 | 0 | 0 | 1 | 4 | 14.81 |
市政供水 | 0 | 0 | 0 | 0 | 3 | 3 | 11.11 |
山泉水 | 0 | 0 | 0 | 0 | 1 | 1 | 3.70 |
人-人接触传播 | 1 | 11 | 1 | 9 | 2 | 24 | 33.33 |
密切接触 | 1 | 9 | 1 | 9 | 2 | 22 | 91.67 |
空气气溶胶 | 0 | 2 | 0 | 0 | 0 | 2 | 8.33 |
食源性传播 | 6 | 3 | 6 | 1 | 1 | 17 | 23.61 |
从业人员携带病原 | 4 | 1 | 2 | 1 | 1 | 9 | 52.94 |
食物 | 2 | 2 | 4 | 0 | 0 | 8 | 47.06 |
原因不明 | 1 | 2 | 1 | 0 | 0 | 4 | 5.57 |
合计 | 25 | 17 | 11 | 10 | 9 | 72 | 100.00 |
发生在中学和大学校园的暴发疫情,主要由水源性污染和食源性污染两种方式引起;发生在小学及托幼机构的疫情,各类传播途径均有分布;养老/医疗机构暴发主要以人-人传播途径为主,见图 3。
2.5 病毒基因组分布在报道了诺如病毒基因型鉴定结果的33起暴发中,有24起暴发为GⅡ,占72.73%;6起为GⅠ,占18.18%;3起为GⅠ和GⅡ混合,占9.09%。在不同暴发单位中,基因型有所不同,大学、养老/医疗机构中以GⅡ为主;在中学发生的疫情中,各类基因型均有分布,见表 3。此外,广东是报道暴发事件最多的省份,在基因型别鉴定方面却仅有一起事件报道。在已鉴别基因组的暴发中,GⅡ最为常见,该基因组最早出现年份为2000年。
基因组 | 总计 | 中学 | 小学及 幼儿园 |
大学 | 养老/医疗 机构 |
其他 |
GⅠ | 3 | 2 | 1 | 0 | 0 | 0 |
GⅠ, GⅡ混合 | 6 | 4 | 0 | 0 | 0 | 2 |
GⅡ | 24 | 10 | 3 | 3 | 6 | 2 |
合计 | 33 | 16 | 4 | 3 | 6 | 4 |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1-2],本文回顾分析了近13年来国内中文文献报道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的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数据来源于已发表的文献检索,可能存在文献遗漏的情况;同时各地监测水平参差不齐,报告数据质量不一,部分指标样本量较少,人群信息不完整等因素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3年,每起暴发疫情平均病例164例;暴发疫情的持续时间平均为8.57 d,最长的持续21 d,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 d,且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其暴发疫情易引起范围较大的暴发事件[8],建议规范管理诺如病毒感染者,调整报告的相关标准,提高暴发疫情报告的敏感性,可有效降低疫情的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7]。
诺如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8]。广东、浙江、广西和上海等沿海地区高发,城市暴发事件数高于农村,一方面提示诺如病毒在我国暴发确实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另一方面提示可能沿海地区的监测技术水平和敏感性高于内陆地区。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两者占暴发疫情总数的73.61%,可能原因一是病毒多在冬春季活动比较活跃,二是正值新学期开学,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不全面,也不彻底,容易引起肠道类传染病暴发,提示相关部门每年关键时点要重视以学校、幼儿园和养老院等人口密集单位为主的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督导和监测工作[9]。目前,手卫生是世界上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中的场所,开展手卫生教育也是合适和便捷的[10]。建议将手卫生列入诺如病毒防控指南中,并通过增加重点场所手卫生设施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2, 10]。
经水传播所占比例高于人-人接触传播和经食物传播的比例。在经水传播引起的疫情中,以桶装水污染所占构成比最大。近年来,桶装水在家庭、工作场所及学校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桶装水的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却显著滞后。王正芝[11]和宋杰等[12]调查发现,桶装水存在病原含量不合格 (不合格率71.60%) 和因使用过程被污染 (合格率20.98%) 的情况,建议监管部门应重视桶装水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桶装水的日常监督及抽检,以确保桶装水安全卫生,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邓爱萍等[13]研究发现我国暴发疫情基因组分布以GⅡ为主,在收集的文献中,仅有45.83%的暴发疫情进行了基因鉴定,开展基因型别鉴定工作的不足二分之一,进行基因亚型鉴定的更少,因此建议各地加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检测和型别鉴定工作,持续、动态地收集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谱、流行病学特征等资料,对掌握我国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变异情况、疫情的预测预警及疫苗研制和评价意义重大。
作者贡献:
宋晓佳 ORCID:0000-0002-2801-8718
宋晓佳:主要负责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文章撰写
张静:主要负责数据质量把关、分析策略和文章修改
施国庆:主要负责数据质量把关和文章修改
[1] | Freeland AL, Vaughan GH Jr, Banerjee SN. Acute gastroenteritis on cruise Ships-United States, 2008-2014[J].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 2016, 65 (1) : 1–5. DOI:10.15585/mmwr.mm6501a1 |
[2] | Hall AJ, Glass RI, Parashar UD. New insights into the global burden of Norovirus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on[J]. Expert Rev Vaccines , 2016, 15 (8) : 949–951. DOI:10.1080/14760584.2016.1178069 |
[3] | Ahmed SM, Hall AJ, Robinson AE,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Norovirus in cases of gastroente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Lancet Infect Dis , 2014, 14 (8) : 725–730. DOI:10.1016/S1473-3099(14)70767-4 |
[4] | Pan XZ. Research progress of norovirus[J]. Med Postgra , 2015, 28 (3) : 225–228. (in Chinese) 潘秀珍. 诺如病毒相关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 2015, 28 (3) : 225–228. |
[5] | Sun LM, Chen SX, Liang JH,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 caused by well water polluted by Norovirus GⅡ 4 in rural schools in Guangdong[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 2012, 39 (7) : 1618–1621. (in Chinese) 孙立梅, 陈少雄, 梁骏华, 等. 广东省某农村学校因生活用井水被GⅡ-4型诺如病毒污染引起胃肠炎暴发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 2012, 39 (7) : 1618–1621. |
[6] | Chen SY, Chiu CH. Worldwid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Norovirus infection[J]. Paediatr Int Child Health , 2012, 32 (3) : 128–131. DOI:10.1179/2046905512Y.0000000031 |
[7] | Zhang J, Chang ZR, Sun JL, et al. Infectious diarrhea epidemics caused by Norovirus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 in China[J]. Disease Surveillance , 2014, 29 (7) : 516–521. (in Chinese) 张静, 常昭瑞, 孙军玲, 等.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J]. 疾病监测 , 2014, 29 (7) : 516–521. |
[8] | Li J, Pan H, Xiao WJ, et al. Epidemiology of confirmed and suspected Norovirus outbreaks in Shanghai, 2010-2014[J].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2015, 36 (11) : 1249–1252. (in Chinese) 黎健, 潘浩, 肖文佳, 等. 上海市2010-2014年确认和疑似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15, 36 (11) : 1249–1252. |
[9] | Chen MY, Chen WC, Chen PC, et al. An outbreak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associated with asymptomatic food handlers in Kinmen, Taiwan[J]. BMC Public Health , 2016, 16 (1) : 372. DOI:10.1186/s12889-016-3046-5 |
[10] | Pittet D, Allegranzi B, Boyce J, et al.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on 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 and their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 2009, 30 (7) : 611–622. DOI:10.1086/600379 |
[11] | Wang ZZ. The investigation and hygienic quality status of drinking bottled water user part of Shuang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 2015, 2 (34) : 7141–7142. (in Chinese) 王正芝. 长春市双阳区部分桶装水用户饮用情况及水质卫生现状调查[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5, 2 (34) : 7141–7142. |
[12] | Song J, Chen FG, Zhao W, et al. Survey of a diarrhea outbreak caused by Norovirus in a nursery school[J]. Journal of Medical Pest Control , 2014, 30 (10) : 1121–1123. (in Chinese) 宋杰, 陈凤格, 赵伟, 等. 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幼儿园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J]. 医学动物防制 , 2014, 30 (10) : 1121–1123. |
[13] | Deng AP, Sun LM, Mo YL, et al.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ral diarrhea in Guangdong province, 2012[J].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 2014, 40 (2) : 119–122. (in Chinese) 邓爱萍, 孙立梅, 莫艳玲, 等. 广东省2012年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 2014, 40 (2) : 119–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