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蔡伟, 应华清, 邢彦, 华伟玉, 刘方遥, 王磊, 侯威远, 赵振, 刘锋, 张海凤
- CAI Wei, YING Hua-qing, XING Yan, HUA Wei-yu, LIU Fang-yao, WANG Lei, HOU Wei-yuan, ZHAO Zhen, LIU Feng, ZHANG Hai-feng
-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s or outbreaks of Norovirus infection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2016
- 疾病监测, 2017, 32(8): 656-659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7, 32(8): 656-659
- 10.3784/j.issn.1003-9961.2017.08.011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5-19
诺如病毒(Norovirus),1972年分离自美国诺瓦克市1名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目前引起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1]。根据基因特征,诺如病毒被分为6个基因群(Genogroup,GⅠ~GⅥ),GⅠ和GⅡ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基因群。我国于1990年在河南省收集的腹泻样本中通过电镜发现2例诺瓦克样病毒(2002年国际病毒委员会重新命名为诺如病毒)[2],2000-2013年全国共报告暴发疫情72起,累计病例11 778例,1例死亡,平均每起暴发疫情病例164例[3]。2006年11月起,北京市陆续发生多起医院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4],到2014年北京市多个区、县出现数起托幼园所和学校聚集、暴发疫情[5-6]。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疫情预警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对北京市海淀区2016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处置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处置个案调查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及实验室检测报告。
1.2 研究对象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发生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病例。
1.2.1 病例定义及聚集、暴发标准按照中国CDC编印《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7]规定的病例定义及聚集、暴发标准判定。
1.2.2 波及人群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学生病例所在班级为准,涉及教师的病例,纳入其教学班级,涉及后勤、餐饮人员,全员纳入;医院病区以医生、护士、护工和住院患者为准;大学以同宿舍人员为准。
1.2.3 流行时间指示病例发生时间至末例病例发生时间。
1.3 调查方法使用《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病例和重点人群粪便、呕吐物标本,以及部分食品、饮用水和环境涂抹标本送检。
1.4 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对采集的便标本、呕吐物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病毒检测使用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real time RT-PCR试剂盒对标本进行抗原检测,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及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使用Excel 2016软件录入数据,核实后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共发生14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其中3起为GⅠ感染疫情,11起为GⅡ感染疫情;共报告病例422例(延续至2017年1月2例),其中男性244例,女性178例,男女性别比为1.37:1;实验室确诊病例101例,占23.93%(101/422);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罹患率在8.67%~66.67%之间,总罹患率为12.49%(422/3 379)。病例中年龄最小3岁,最大77岁。指示病例就诊率较低,为35.71%(5/14)。疫情流行时间最短2 d,最长16 d,见表 1。
疫情 编号 | 疫情 性质 | 行业 性质 | 指示病例 发病时间 (年-月-日) | 发生 属地 | 病例数 | 指示病 例年龄 (岁) | 临床 诊断 | 实验室 诊断病例 | 波及 人数 | 罹患率 (%) | 流行时间 (d) | |
男性 | 女性 | |||||||||||
1 | 聚集 | 小学 | 2016-04-14 | 八里庄街道 | 15 | 1 | 7 | 未就诊 | 10(GⅡ) | 78 | 20.51 | 3 |
2a | 聚集 | 小学 | 2016-04-19 | 中关村街道 | 9 | 3 | 9 | 胃肠炎 | 5(GⅠ) | 43 | 27.91 | 2 |
3 | 聚集 | 小学 | 2016-04-19 | 马连洼街道 | 4 | 4 | 10 | 未就诊 | 2(GⅠ) | 39 | 20.51 | 4 |
4 | 聚集 | 小学 | 2016-05-13 | 清河街道 | 8 | 9 | 9 | 未就诊 | 14(GⅠ) | 49 | 34.69 | 6 |
5 | 聚集 | 幼儿园 | 2016-05-17 | 西北旺街道 | 5 | 2 | 6 | 细菌感染 | 3(GⅡ) | 29 | 24.13 | 2 |
6 | 聚集 | 幼儿园 | 2016-06-13 | 四季青街道 | 6 | 4 | 3 | 胃肠功能紊乱 | 5(GⅡ) | 19 | 52.63 | 5 |
7 | 聚集 | 幼儿园 | 2016-10-09 | 曙光街道 | 5 | 3 | 5 | 未就诊 | 7(GⅡ) | 21 | 38.10 | 4 |
8 | 聚集 | 幼儿园 | 2016-11-24 | 清河街道 | 4 | 8 | 4 | 未就诊 | 10(GⅡ) | 32 | 37.50 | 3 |
9 | 暴发 | 小学+中学 | 2016-11-28 | 清河街道 | 132 | 85 | 7 | 胃肠炎 | 7(GⅡ) | 2 504 | 8.67 | 16 |
10 | 暴发 | 小学 | 2016-11-30 | 羊坊店街道 | 14 | 10 | 6 | 未就诊 | 17(GⅡ) | 36 | 66.67 | 5 |
11a | 聚集 | 小学 | 2016-12-02 | 中关村街道 | 9 | 4 | 9 | 未就诊 | 8(GⅡ) | 40 | 32.50 | 4 |
12 | 聚集 | 幼儿园 | 2016-12-05 | 清河街道 | 5 | 5 | 4 | 未就诊 | 5(GⅡ) | 32 | 31.25 | 3 |
13 | 聚集 | 某病区 | 2016-12-14 | 青龙桥街道 | 7 | 3 | 77 | 胃肠炎 | 5(GⅡ) | 67 | 14.93 | 5 |
14 | 暴发 | 大学 | 2016-12-23 | 甘家口街道 | 21 | 37 | 21 | 未就诊 | 3(GⅡ) | 390 | 14.87 | 11 |
合计 | - | - | - | - | 244 | 178 | - | - | 21(GⅠ);80(GⅡ) | 3 379 | 12.49 | - |
注:a为同一所小学 |
海淀区共下辖22个街道、7个镇,14起聚集、暴发疫情共涉及10个街道,占34.48%(10/29);其中清河街道最多,发生4起,其次中关村街道发生2起,其余8个街道各发生1起。疫情涉及幼儿园5家,小学5家(其中1所小学春、秋季各发生1次),小学、中学(含初、高中)合办1家,医疗机构1家,大学1家,见表 1。
2.3 时间分布疫情主要集中在4-6月和10-12月,形成“一大一小”两个明显的高峰,春季高峰6起,占全年疫情总数的42.86%(6/14),病例数70例,占全年病例数的16.59%;秋冬季高峰8起,占全年疫情总数的57.14%(8/14),病例数352例,占全年病例数的83.41%;其他时间段无聚集、暴发疫情发生。
2.4 人群分布 2.4.1 年龄分布学龄前(幼儿园)儿童(3~7岁)诺如病毒感染病例47例,占病例总数的11.14%;小学生(8~13岁)病例249例,占59.00%;中学生(14~19岁)病例54例,占12.80%;大学生及成年人(>19岁)病例72例(含中小学校教师病例4例和厨师病例6例),占17.06%。
不同年龄组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94,P<0.001)。学龄前(幼儿园)儿童罹患率最高。进行两两比较,除小学生组与大学生及成年人组(第2组与第4组)的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年龄组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两两比较组别a | χ2值 | P值 |
第1组与第2组 | 42.455 | <0.001 |
第1组与第3组 | 132.717 | <0.001 |
第1组与第4组 | 24.927 | <0.001 |
第2组与第3组 | 51.545 | <0.001 |
第2组与第4组 | 0.720 | 0.396 |
第3组与第4组 | 43.587 | <0.001 |
注:a学龄前(幼儿园)儿童为第1组,小学生为第2组,中学生为第3组,大学生及成年人为第4组;两两比较的检验水准为0.05/两两比较的次数,本次两两比较的次数为6 |
14起诺如病毒感染疫情中11起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编号10发生在相邻的1~3个班级或1个病区,聚集性非常明显。暴发疫情编号9,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个年级相邻的5个班级,占全校111个班级中的4.50%,病例数为88例(含3例教师病例),占病例总数的40.55%;其余为散发病例,涉及63个班级,占全校111个班级中的56.76%,占病例总数的59.45%,聚集性较明显。暴发疫情14,主要为散发病例,52例学生病例涉及45个宿舍,其中1个宿舍发病3例,5个宿舍发病2例,其余39个宿舍为1例;6例厨师病例5例分布在不同宿舍,1例不住宿,聚集性不明显。
2.5 临床症状学龄前(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以呕吐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97.87%和91.16%,其次为腹痛,分别占59.57%和39.76%;中学生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以呕吐、腹泻和腹痛症状并列,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4.44%、40.74%和37.04%;大学生及成年人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83%,其次为腹痛,占61.11%,见表 3。
病例 分类 | 病例数 | 波及 人数 | 罹患率 (%) | 症状 | 例数 | 症状百分比 (%) |
学龄前(幼儿园) | 47 | 133 | 35.33 | 呕吐 | 46 | 97.87 |
儿童(3~7岁) | 腹泻 | 7 | 14.89 | |||
发热 | 19 | 40.43 | ||||
恶心 | 25 | 53.19 | ||||
腹痛 | 28 | 59.57 | ||||
小学生(8~13岁) | 249 | 1 767 | 14.09 | 呕吐 | 227 | 91.16 |
腹泻 | 56 | 22.49 | ||||
发热 | 71 | 28.51 | ||||
恶心 | 55 | 22.09 | ||||
腹痛 | 99 | 39.76 | ||||
中学生(14~19岁) | 54 | 1 019 | 5.30 | 呕吐 | 24 | 44.44 |
腹泻 | 22 | 40.74 | ||||
发热 | 3 | 5.56 | ||||
恶心 | 13 | 24.07 | ||||
腹痛 | 20 | 37.04 | ||||
大学生及成年人 | 72 | 460 | 15.65 | 呕吐 | 20 | 27.78 |
(>19岁) | 腹泻 | 69 | 95.83 | |||
发热 | 19 | 26.39 | ||||
恶心 | 32 | 44.44 | ||||
腹痛 | 44 | 61.11 | ||||
合计 | 422 | 3 379 | 12.49 | - | - | - |
不同年龄组病例中5种症状(呕吐、腹泻、发热、恶心、腹痛)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38,P<0.001;χ2=140.345,P<0.001;χ2=17.343,P=0.001;χ2=27.689,P<0.001;χ2=15.704,P=0.001)。
2.6 实验室检测采集175份粪便、呕吐物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检测出诺如病毒RNA阳性标本GⅠ型21份、GⅡ型80份,其中粪便标本阳性率59.88%(100/167),呕吐物标本阳性率12.50%(1/8);粪便标本中检出单一轮状病毒RNA阳性1份,合并诺如病毒阳性2份,见表 4。
种类 | 采样 数量 | 诺如病毒阳性 | 轮状病毒阳性 | ||
例数 | 率(%) | 例数 | 率(%) | ||
粪便 | 167 | 100 | 59.88 | 3 | 1.80 |
呕吐物 | 8 | 1 | 12.50 | 0 | 0.00 |
合计 | 175 | 101 | 57.71 | 3 | 1.71 |
对暴发疫情编号9另采集41份食品标本、12份水(市政水、桶装水)标本和12份环境涂抹标本,对暴发疫情编号14采集78份食品标本、14份水(市政水、桶装水)标本进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结果为疫情编号9食品标本阳性(蜡样芽孢杆菌)率12.20%(5/41)、水标本阳性(大肠菌群)率33.33%(4/12) 和环境涂抹标本阳性(大肠菌群)率16.67%(2/12),疫情编号14样品均为阴性。以上样品未进行诺如病毒检测。
3 讨论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托幼园所、中小学校和其他人员密集区域。资料显示,2014年以前北京市诺如病毒检出全部为GⅡ型[4-6, 8],到2016年以诺如病毒GⅡ型为主,同时又混合有GⅠ型感染。各年龄段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罹患率最高;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冬季;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与年龄相关;粪便阳性检出率高;大部分病例为单一诺如病毒感染,极少数有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情况,与海淀区2012-2013年对辖区腹泻病例哨点医院的便检结果一致[9]。病例较多的暴发疫情中某些流调病例可能是因为肠道致病菌引起的腹泻,为病例定义和疫情判定增加了难度。此外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有效的食品和水样的检测方法[10],发生的多起疫情虽然采集了食品和水样,但未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只进行了细菌学检测。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2016年的疫情排除了食品和水源的传播方式,可能是以人-人接触和(或)气溶胶吸入方式传播[11];另外托幼、中小学校疫情的指示病例75.00%(9/12) 有周末参加各类辅导班的经历,提示可能存在校外传染的可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建议:(1) 疾控部门调查时怀疑诺如病毒感染,且病例较多时采取停班、停校的措施。(2) 诺如胃肠炎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但隐形感染者(无症状者)在疾病传播过程的贡献率最高,占91.38%[12],因此必须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观察。(3) 加强校外辅导班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止其成为卫生安全的死角。
作者贡献:
蔡伟 ORCID:0000-0003-3468-2460
蔡伟:疫情处置,论文撰写
应华清、邢彦、华伟玉、王磊、侯威远、赵振、刘锋:疫情处置
刘方遥、张海凤:实验室检测
[1] |
Freeland AL, Vaughan GH Jr, Banerjee SN. Acute gastroenteritis on cruise ships-United States, 2008-2014[J].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6, 65(1): 1-5. DOI:10.15585/mmwr.mm6501a1 |
[2] |
Fang ZY, Wen LY, Jin SJ, et al. Norwalk-like virus infection found in diarrhea patients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1995, 11(3): 215-219. (in Chinese) 方肇寅, 温乐英, 晋圣瑾, 等. 在我国腹泻患儿中发现诺瓦克样病霉感染[J]. 病毒学报, 1995, 11(3): 215-219. |
[3] |
Song XJ, Zhang J, Shi GQ.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caused by Norovirus in China, 2000-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7, 32(2): 127-131. (in Chinese) 宋晓佳, 张静, 施国庆. 2000-2013年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 2017, 32(2): 127-131.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7.02.011 |
[4] |
Wu J, Gao ZY, Liu GR, et al. Study on the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Norovirus infection in Beijing[J]. Chinese Journal Epidemiology, 2007, 28(7): 667-670. (in Chinese) 吴疆, 高志勇, 刘桂荣, 等. 北京地区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7): 667-670. |
[5] |
Guo JX, Zhang HY, Wu W,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Norovirus outbreak in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2014[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2015, 42(23): 4371-4373. (in Chinese) 郭建欣, 张海艳, 吴伟, 等. 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诺如病毒疫情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23): 4371-4373. |
[6] |
Qin M, Lu YY, Feng HR, et al. Et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genotyping of Norovirus detected in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in Fengtai, Beijing[J].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5, 30(2): 118-121. (in Chinese) 秦萌, 陆翌禹, 封会茹, 等. 北京市丰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实验室鉴定及基因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 2015, 30(2): 118-121.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5.02.009 |
[7] |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hina CDC. Guidelines outbreak investig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rovirus infection(2015)[J].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 2015, 3(37): 1-44. (in Chinese)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J]. 传染病专报, 2015, 3(37): 1-44. |
[8] |
Gao ZY, Huang F, Dou XF, et al. Study on the etiology of human caliciviruses in Beijing[J].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2010, 14(4): 309-312. (in Chinese) 高志勇, 黄芳, 窦相峰, 等. 北京地区人杯状病毒病原学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 14(4): 309-312. |
[9] |
Li RQ, Hua WY, Sun YM, et al. Etiology investig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viral diarrhea amongadult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2014, 41(23): 4235-4237, 4251. (in Chinese) 李瑞强, 华伟玉, 孙亚敏, 等. 北京市海淀区成年人病毒性腹泻病原学调查与流行病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23): 4235-4237, 4251. |
[10] |
Zhou XH, Li H, Yang XF. Advances in foodborne and waterborne Norovirus[J].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th, 2010, 26(9): 1213-1214. (in Chinese) 周晓红, 李晖, 杨杏芬. 食源性及水源性诺如病毒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9): 1213-1214. DOI:10.11847/zgggws2010-26-09-74 |
[11] |
Song X, Liu H.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Norovirus[J].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7, 29(4): 261-266, 272. (in Chinese) 宋夏, 刘弘. 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 2017, 29(4): 261-266, 272. |
[12] |
Shi F, Zhou Y, Liu MH, et al. Study on epidemic dynamics of Norovirus infection[J]. Chinese Frontier Health Quarantine, 2015, 38(6): 413-418. (in Chinese) 史方, 周毅, 刘茂华, 等. 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播动力学研究[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5, 38(6): 413-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