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孟玲, 向妮娟, 常昭瑞, 涂文校, 杨静, 任瑞琦, 金连梅, 倪大新
- MENG Ling, XIANG Ni-juan, CHANG Zhao-rui, TU Wen-xiao, YANG Jing, REN Rui-qi, JIN Lian-mei, NI Da-xin
- 2016年4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cerned in the mainland China, April 2016
- 疾病监测, 2016, 31(4): 268-271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6, 31(4): 268-271
- 10.3784/j.issn.1003-9961.2016.04.0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6-04-13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北京 102206;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 102206
2. Division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3. Institute for Vir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2011年4月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始启动月度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重点传染病风险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回顾近期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研判下个月的可能发展趋势,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和病种,以做好监测和应对准备。2016年4月7日,中国CDC进行了2016年4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现报告主要的评估结果。
1 评估方法和依据4月风险评估所采取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依据与之前无差异,详见已发表的文章[1]。
2 评估结果 2.1 风险地图(示意图) 2.1.1 近期全球及港澳台地区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见图 1。
![]() |
图1 近期全球及港澳台地区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截至2016年4月6日) Figure 1 Rec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s 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global concern (as of 6 April 2016) |
见图 2。
![]() |
图2 近期国内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截至2016年4月6日) Figure 2 Rec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s 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great concern in China (as of 6 April 2016) |
无。
2.3 重点关注 2.3.1 寨卡病毒病2016年3月,我国内地报告输入性寨卡病毒病5例,均报告自广东省;2月3日至3月31日,我国内地报告输入性寨卡病毒病15例,病例均为轻症,分布于广东省(10例)、浙江省(4例)、江西省(1例);病例输入来源国为委内瑞拉(11例)、萨摩亚(3例)、苏里南(1例)。
根据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2, 3],3月全球新增9个国家或地区报告寨卡病毒传播或有传播证据,除美洲外,新增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检测历史标本后发现有寨卡病毒的证据,或这些国家和地区报告男性输入病例续发的性传播、而无经蚊媒的本地传播;2007年以来全球共61个国家或地区报告寨卡病毒传播或有传播的证据。基于现有观察性、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寨卡病毒感染可导致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已达成科学共识。根据3月31日泛美卫生组织的报告,巴西、哥伦比亚、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美洲国家的疫情近期呈下降趋势。
我国今年蚊媒监测和控制工作部署早、力度大。3月我国南方省份82个县(区)开展的蚊媒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点蚊媒密度达到高传播风险[布雷图指数(BI)≥20]占4.9%。
预计4月我国将继续发生输入性病例,但输入风险可能较前期有所下降,近期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仍将是美洲和太平洋岛国;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广西和浙江等重点省(自治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可能,但总体风险较低,发生大范围、高强度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建议:(1)有本地传播风险的省份需加强蚊媒监测,无病例发生时,要将BI控制在20以下。(2)做好输入性病例监测,发现病例及时调查处置,有本地传播风险的省份发现输入病例后要将疫点周边地区的BI控制在5以下。(3)做好赴疫区旅游人员和疫区留学、务工和商务人员的健康提示,提高个人防蚊能力;孕妇及备孕女性应尽量避免前往疫区旅行。(4)跟踪国际寨卡病毒病疫情进展,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疫情进展,动态开展风险评估。
2.3.2 黄热病2016年2月,WHO通报安哥拉2015年12月以来发生黄热病疫情暴发[4],截至2016年3月29日,共报告疑似病例1409例,其中死亡198例,病死率14.1%,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为490例,其中347例来自首都罗安达省。
3月12日,北京确诊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截至4月4日,我国共报告输入性病例10例、死亡1例,其中福建省报告5例、北京市4例(死亡1例)、上海市1例。病例均来自安哥拉罗安达省。
预计近期我国仍有可能发生输入性黄热病病例,随着天气转暖,相关地区蚊媒密度水平增高,不排除病例输入导致我国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病例的可能,但发生本地持续传播的风险低。
建议:(1)密切关注国际黄热病疫情进展,动态开展风险评估。(2)加强赴黄热病流行国家/地区旅行人员疫苗接种服务。(3)完善赴黄热病疫区和自疫区入境人员的接种证查验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4)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和预警,继续做好以灭蚊防病、环境整治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5)继续做好输入病例的发现、报告和调查处置。(6)继续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
2.4 一般关注 2.4.1 流行性感冒3月南、北方省份均处于流感流行季节的高峰期,暴发疫情处于高发期,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目前以B(Victoria)型流感为主,甲型H1N1共同流行。甲型H1N1和B(Yamagata)型与目前WHO推荐使用的疫苗株匹配性良好,A(H3N2)流感匹配性较差,且目前疫苗株中无B(Victoria)组分。耐药性监测显示,所有毒株均对烷胺类药物耐药,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本流感流行季节比往年有所延长,预计流感活动在近期仍处于高水平,并在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暴发疫情也会逐步回落;南、北方省份继续以B(Victoria)型为下一阶段主要流行毒株的可能性较大,同时B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将共同流行。
建议:(1)继续做好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检测工作。(2)加强流感样暴发疫情的早期发现、报告和疫情控制。(3)重视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标本检测,以及时发现可能的毒株变异情况和耐药情况。(4)密切关注全球和我国周边地区流感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情况。(5)做好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及呼吸道疾病预防的宣传工作。
2.4.2 人禽流感2016年3月,全国新增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7例、死亡6例。病例分布于江苏省(4例)、安徽省(4例,死亡3例)、福建省(3例)、广东省(3例)、浙江省(2例,死亡1例)、湖北省(1例)。截至2016年3月31日,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747例,死亡30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未发现明显变化。
预计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仍将呈散发态势。不排除继续出现其他亚型禽流感病例的可能。
建议:(1)政府部门切实加强防控工作领导,组织卫生计生、农业、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抓好疫情的源头控制,规范活禽市场管理。(2)医疗卫生部门继续加强流感哨点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等,临床医生应注意询问活禽或活禽市场暴露史,及时发现病例并采样送检;持续严密监控外环境污染情况;继续加强病原学监测,关注病毒变异情况。(3)农业部门:继续加强环境及禽类禽流感病毒监测,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监测结果;持续推动养殖业产业升级。(4)市场监管部门:对近期内发生病例或外环境检测阳性地区继续强化市场管理措施,采取关闭活禽市场、季节性休市等措施。(5)继续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指导并促进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加强对职业人群风险沟通工作。
2.4.3 手足口病2016年截至3月31日,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83 454例,其中重症683例,死亡11例。与2015年同期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23%,重症病例数和死亡数分别下降21%和27%;与20132015年同期相比,报告病例数、重症病例数和死亡数分别下降3%、62%和20%。2016年第11周始报告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第14周报告病例数较第10周增长2.25倍。
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自治区)为广西、安徽、广东、湖南和浙江,占病例总数的52%。病例数增加较多的省(自治区)为广西、浙江、湖北、湖南和广东,占病例增加总数的84%;重症病例数增加较多的省为安徽,占重症病例增加总数的60%。
2016年9633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占4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占25%,其他肠道病毒占34%,与2015年同期相比,EV71和Cox A16构成分别上升7%和5%,其他肠道病毒构成下降12%。重症病例以EV71为优势循环血清型,但2013年以来其他肠道病毒引起重症的比例增加。
随着高发季节来临,预计4月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将逐渐增强,重症和死亡病例陆续增多。
建议:(1)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数据分析利用,及时掌握和研判疫情变化。(2)加强病原学监测,掌握肠道病毒优势血清型变化,为疫情研判提供依据。(3)加强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宣教和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早期识别与救治重症病例,减少因治疗最佳时机延误而引起的死亡。(4)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加强晨、午检和日常消毒管理制度,在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制度和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减少暴发,降低发病率。
3 讨论2016年4月风险评估会议重点分析了该月寨卡病毒病、黄热病、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的公共卫生风险。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4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3月将有所增加。近期我国仍有可能出现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播传染病的输入性病例,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广西和浙江等重点省(自治区)存在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或小规模聚集性病例的可能,应加强蚊媒监测和控制。近期流感活动仍将处于高水平,但随着气温升高,暴发疫情数量会逐步回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仍将呈散发态势,不排除继续出现其他亚型动物流感病例的可能。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将逐渐增强,重症和死亡病例将陆续增多。WHO已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近期几内亚出现新病例,利比里亚出现从几内亚的输入病例,另外,沙特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仍呈低水平流行,我国持续存在埃博拉出血热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的输入风险,但输入后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极低。
[1] | Tu WX, Zhou L, Wang R,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June 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2013,28(6):424-428.(in Chinese) 涂文校, 周蕾, 王锐, 等. 2013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 疾病监测, 2013,28(6):424-428. |
[2] | WHO: Zika situation report, 31 March 2016 [EB/OL]. [2016-04-06]. http://www.who.int/emergencies/zika-virus/situation-report/31-march-2016/en/. |
[3] | WHO: Zika situation report, 4 March 2016 [EB/OL]. [2016-04-06]. http://www.who.int/emergencies/zika-virus/situation-report/4-march-2016/en/. |
[4] | WHO: Disease outbreak news-Yellow Fever-Angola, 12 February 2016 [EB/OL]. [2016-04-06]. http://www.who.int/csr/don/12-february-2016-yellow-fever-angola/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