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金青青, 姚瑛
- JIN Qing-qing, YAO Ying
- 2008-2014年浙江省某医院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 Rotavirus infection status in diarrhea patients in a hospital in Yuhang, Zhejiang, 2008-2014
- 疾病监测, 2016, 31(4): 293-297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6, 31(4): 293-297
- 10.3784/j.issn.1003-9961.2016.04.00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5-10-29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腹泻性病毒,感染人类的轮状病毒主要有A群和B群两大类,A群轮状病毒以侵染5岁以下儿童常见,少有成年人病例出现。人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但至今临床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因此,轮状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监控对预防和控制轮状病毒性腹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多采用胶体金法筛检轮状病毒,但是各地轮状病毒检出情况不尽相同[1, 2, 3, 4, 5, 6]。余杭区外来流动人口繁多,居住范围较为集中,存在潜在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暴发可能。为了解余杭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轮状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082014年门诊和住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腹泻性病毒,感染人类的轮状病毒主要有A群和B群两大类,A群轮状病毒以侵染5岁以下儿童常见,少有成年人病例出现。人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但至今临床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因此,轮状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监控对预防和控制轮状病毒性腹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多采用胶体金法筛检轮状病毒,但是各地轮状病毒检出情况不尽相同[1, 2, 3, 4, 5, 6]。余杭区外来流动人口繁多,居住范围较为集中,存在潜在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暴发可能。为了解余杭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轮状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082014年门诊和住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采集20082014年余杭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和住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42 736份,粪便标本性状包括黏液样、蛋花样、稀水样及稀糊样。
1.2 检测方法采集的粪便标本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用Excel软件整理、统计20082014年A群轮状病毒检测情况,用SPSS 20.0软件中的χ2检验分析轮状病毒阳性病例信息。取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两两比较时调整检验水准α后再用χ2检验分析。
2 结果2.1 A群轮状病毒检出情况 20082014年收集的42 736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5080份,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1.89%。7年间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8.26,P<0.01),其中2013年检出率最高(15.61%),2009年检出率最低(7.07%)。20092013年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112012年间的阳性检出率增幅最大(5.01%),见表 1。
年份 | 标本数(例) | 阳性数(例) | 阴性数(例) | 阳性检出率(%) | χ2值 | P值 |
2008 | 3 084 | 360 | 2 724 | 11.67 | 398.26 | <0.01 |
2009 | 3 691 | 261 | 3 430 | 7.07 | ||
2010 | 6 287 | 492 | 5 795 | 7.83 | ||
2011 | 6 183 | 560 | 5 623 | 9.06 | ||
2012 | 7 941 | 1117 | 6 824 | 14.07 | ||
2013 | 8 589 | 1341 | 7 248 | 15.61 | ||
2014 | 6 961 | 949 | 6 012 | 13.63 | ||
合计 | 42 736 | 5080 | 37 656 | 11.89 |
调整检验水准α=0.002,对7年间任意两年的A群轮状病毒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8年和2014年、2009年和2010年、2010年和2011年、2012年和2013年、2012年和2014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份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的性别分布42 736例A群轮状病毒送检标本中,男性患者24 865例,阳性2849例,阳性检出率为11.46%;女性患者17 871例,阳性2231例,阳性检出率为12.48%。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的男女性别比为1∶1.09,女性高于男性 (χ2=10.45,P<0.01)。
2.3 患者的年龄分布A群轮状病毒各年龄段均有检出,其中5岁以下年龄组和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32%(5005/40 639)和3.58%(75/2097),前者高于后者(χ2=145.41,P<0.01)。从阳性检出病例数分析,5岁以下年龄组是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66.73倍,占所有阳性检出数的98.52%,提示5岁以下年龄组是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
比较5岁以下各年龄组儿童的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38,P<0.01)。调整检验水准α=0.005,对5岁以下年龄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两两比较,仅0~1岁年龄组和3~4岁年龄组之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005),其余各年龄组间的阳性检出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中1~2岁年龄组最高(23.48%),2~3岁年龄组次之(14.35%),0~1岁年龄组(8.56%)和3~4岁年龄组(8.45%)阳性检出率也较高,见表 2。
年龄组(岁) | 全部标本数(例) | 阳性数(例) | 阴性数(例) | 阳性检出率(%) | ||||||
合计 | 门诊 | 住院 | 合计 | 门诊 | 住院 | 合计 | 门诊 | 住院 | ||
<1 | 25 833 | 2212 | 1890 | 322 | 23 621 | 19 570 | 4051 | 8.56 | 8.81 | 7.36 |
1~ | 9026 | 2119 | 1 817 | 302 | 6 907 | 5 757 | 1150 | 23.48 | 23.99 | 20.80 |
2~ | 3638 | 522 | 436 | 86 | 3 116 | 2 458 | 658 | 14.35 | 15.07 | 11.56 |
3~ | 1361 | 115 | 98 | 17 | 1 246 | 936 | 310 | 8.45 | 9.48 | 5.20 |
4~ | 781 | 37 | 29 | 8 | 744 | 539 | 205 | 4.74 | 5.11 | 3.76 |
5~ | 1 673 | 46 | 43 | 3 | 1 627 | 1 349 | 278 | 2.75 | 3.09 | 1.07 |
15~ | 13 | 1 | 1 | 0 | 12 | 12 | 0 | 7.69 | 7.69 | - |
20~ | 353 | 23 | 22 | 1 | 330 | 282 | 48 | 6.52 | 7.24 | 2.04 |
40~ | 54 | 5 | 5 | 0 | 49 | 46 | 3 | 9.26 | 9.80 | 0.00 |
≥60 | 4 | 0 | 0 | 0 | 4 | 3 | 1 | 0.00 | 0.00 | 0.00 |
合计 | 42 736 | 5080 | 4341 | 739 | 37 656 | 30 952 | 6704 | 11.89 | 12.30 | 9.93 |
20082014年全年均有A群轮状病毒检出,且7年间各月的阳性检出情况不同(χ2=4822.33,P<0.01)。比较7年间各月的A群轮状病毒阳性例数和阳性检出率分布特点,发现两者的趋势基本一致,均在10月至次年1月较高,11月达到最高(阳性例数1889例,阳性检出率29.40%),2月开始阳性检出率下降,4月有一个小高峰(阳性例数162例,阳性检出率6.84%),8月达到最低(阳性例数89例,阳性检出率2.18%),见图 1。
![]() |
图 1 20082014年间各月的A群轮状病毒阳性例数和阳性检出率分布 Figure 1 Monthly positive detections and positive rates of group A Rotavirus, 2008-2014 |
进一步分析20082014年的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情况发现,各年的病例检出高峰均出现在1112月,除2013年与2012年病例检出最高峰一致(11月),其余各年病例最高峰均在11月和12月间交替变化。2011年和2013年的4月A群轮状病毒均有较大检出量,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4%和14.52%,从而影响了7年间的整体阳性检出率分布,见图 1。
2.5 门诊及住院患者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42 736份A群轮状病毒送检标本中,门诊腹泻患者35 293例,阳性检出率为12.30%,住院腹泻患者7443例,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9.93%。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的比为 1.24∶1,前者高于后者(χ2=32.99,P<0.01),提示门诊轮状病毒腹泻患者是医院腹泻病管理的重点人群,见表 2。
比较不同年龄门诊和住院患者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5岁以下年龄组和5岁及以上年龄组阳性检出率门诊患者均高于住院患者 (χ21=31.18,P<0.05;χ22=6.52,P<0.05),其中5岁以下年龄组门诊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2.73% (4270/33 530),住院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0.34%(735/7109);5岁及以上年龄组门诊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03%(71/1763),住院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20%(4/334)。调整检验水准α=0.005,对5岁以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做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门诊患者中仅<1岁年龄组和3~4岁年龄组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P>0.005),其余各年龄组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5),其中1~2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高(23.48%),2~3岁年龄组次之(14.35%),<1岁、3~4岁年龄组也较高(8.56%、8.45%)。住院患者中<1岁年龄组、3~4岁年龄组和4~5岁年龄组三者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其余各年龄组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1~2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高(20.80%),2~3岁年龄组次之(11.56%),<1岁、3~4岁、4~5岁年龄组也较高(7.36%、5.20%、3.76%)。
3 讨论轮状病毒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但是不同地区、经济、年份间人群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存在差异[1, 2, 3, 4, 5]。本研究对余杭区某医院20082014年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年间A群轮状病毒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1.89%,其中5岁以下儿童的阳性检出率为12.32%,低于杭州市(24.84%)及浙江省其他地市(丽水市28.86%、温州市40.17%)的平均水平,除气候条件、疫苗接种等差异外,还可能与近年来临床医生普遍重视粪便检查,并将轮状病毒检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有关[7, 8, 9]。20092013年间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1年与2012年之间增幅最大(5.01%),超过其余相邻年份间增长率(0.76%~1.54%)。经2010年和2012年两次专项调查后认为全区轮状病毒各年疫情情况基本一致,并无明显的异常现象,因此考虑为疾病的自然增长[10]。
A群轮状病毒以侵染5岁以下儿童为主,偶见成年人感染,但是男女之间感染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尚无定论[3, 4]。本研究结果表明A群轮状病毒感染存在性别差异,且女性高于男性(χ2=10.45,P<0.01),这与任莉娜等[1]的研究结果相似,考虑原因可能是检测基数男性大于女性,也有可能是自然现象,即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轮状病毒。从年龄分布来看,各个年龄段均可感染A群轮状病毒,其中5岁以下儿童的轮状病毒感染率是5岁及以上人群的近4倍,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5岁以下儿童中又以1~2岁的感染率最高(23.48%),0~1岁和3~4岁年龄组最低,可能是因为1~2岁年龄组儿童来自母体的保护性抗体不如0~1岁儿童强,并且活动范围加大,又无个人卫生意识,自身免疫系统不如2岁以上儿童完善导致,需重点加强此年龄段儿童的轮状病毒监控力度。另外,本研究中20岁以上年龄组的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6.81%(28/411),年龄最大者57岁,提示成年人也有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风险,应加强成年人轮状病毒感染的监测,提高未成年人家长的科学防病意识。
轮状病毒感染在亚热带或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相对寒冷的秋冬季节(10月至次年2月)发病率较高[3]。余杭区地处亚热带区域,每年10月至次年1月A群轮状病毒的检出数较高,占全部阳性检出数的72.07%(3661/5080),符合A群轮状病毒发病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发现,2011年和2013年的4月A群轮状病毒均有较大检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4%和14.52%,影响7年间A群轮状病毒的整体阳性检出分布,造成4月的发病小高峰。另除2013年外,20082014年每年的发病高峰均在11月与12月之间交替变化,可能与A群轮状病毒流行株的交替变化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11, 12]。
轮状病毒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而医院是人员密集区,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研究门诊轮状病毒患者占所有A群轮状病毒患者的85.45%(4341/5080),显著高于住院轮状病毒患者(χ2=32.99,P<0.01),提示门诊轮状病毒腹泻患者是医院腹泻病管理的重点人群,应加强该类人群的隔离治疗和健康宣教。据不完全统计,住院轮状病毒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无死亡,其中98%以上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但也有个别患者或家属在疗程未结束前强行出院。此外,调查发现有极少数病例是入院后才检出轮状病毒,说明院内感染仍然存在。对20142015年的14例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病例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2岁儿童(12例因呼吸道疾病收治入院,2例因其他疾病收治入院),在入院3~7 d内检出轮状病毒。因此,为避免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需严格落实轮状病毒患者的隔离治疗及患者排泄物、外环境的消毒工作[13, 14]。
[1] | Ren LN, Zhang BL, Liang Y,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taviruses from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diarrhea in Harbin[J].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2009,19(3):596-599. (in Chinese) 任莉娜,张炳丽,梁英,等. 哈尔滨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3):596-599. |
[2] | Li W, Lou JT, Shang SQ,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tavirus infection among diarrhea children in Hangzhou[J].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2012,20(12):1132-1135. (in Chinese) 李伟,楼金吐,尚世强,等. 杭州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2):1132-1135. |
[3] | Zhang ZX.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tavirus infection among diarrhea infants in Guangzhou[J].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2014,18(6):936-938. (in Chinese) 张志雄. 广州地区1281例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与流行病学特征[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6):936-938. |
[4] | Zhang HL, Ye YH, Chen XZ, et al. Rotavirus infection status among patients with diarrhea in Futian, Shenzhen,2011-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2015,30(4):284-286. (in Chinese) 张海龙,叶郁辉,陈小珍,等. 2011-2013年深圳市福田区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疾病监测,2015,30(4):284-286. |
[5] | Chen F, Zhou T, Chen JY,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otavirus infection in infant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Chengdu[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4,41(23):4272-4274, 4304. (in Chinese) 陈凡,周涛,陈嘉熠,等.成都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3):4272-4274, 4304. |
[6] | Yang AP, Zhang YJ, Zhong R, et al. The evalution of three methods for Rotavirus detection in infantile diarrhea[J].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2012,24(7):652-653, 657. (in Chinese) 杨爱平,张易进,钟锐,等.三种检测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的方法学评价[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7):652-653, 657. |
[7] | Zhang YW, Meng L, Yang YQ, et al. Rotavirus infection status among diarrhea infants in Hangzhou[J]. Zhejiang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2,24(12):60-61, 63. (in Chinese) 张永为,孟丽,杨叶青,等. 杭州地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特征[J].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2):60-61, 63. |
[8] | Ding YF, Chen Y, Liu WG, et al. Analysis of status of Rotavirus infection in infants with diarrhea in Lishui city from 2008 to 2010[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1,21(24):5198-5199. (in Chinese) 丁友法,陈瑛,刘五高,等. 2008-2010年丽水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198-5199. |
[9] | Li FF, Liu CX, Jiang WY.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Rotavirus among 4160 infants with diarrhea[J].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2011,40(3):83-85. (in Chinese) 李方法,刘彩霞,蒋伟燕.4160例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3):83-85. |
[10] | Yang T, Yang G. Clinical detec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antile diarrhea induced by Rotavirus in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J].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2014,21(5):557-560. (in Chinese) 杨涛,杨刚. 杭州市余杭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557-560. |
[11] | Yu F. Rotavirus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vaccine protection efficiency in China[J].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2015,33(2):191-194. (in Chinese) 余凤. 中国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疫苗保护效率研究进展[J]. 临床儿科杂志,2015,33(2):191-194. |
[12] | Kong JL. Rotavirus diarrhea epidemic features and Rotavirus vaccine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J]. Medical Recapitulate,2014,20(6):1051-1054. (in Chinese) 孔继连. 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疫苗的临床应用进展[J]. 医学综述,2014,20(6):1051-1054. |
[13] | Li Y.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Rotavirus infection for children[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4,41(8):1506-1507. (in Chinese) 李瑛.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医院感染控制[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8):1506-1507. |
[14] | Guo ZY.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ediatric wards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nd its counter measures[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1,21(3):443-444. (in Chinese) 郭子云. 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43-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