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交流
1997年 第12卷 第11期
1997, 12(11): 401-402.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01
摘要:
1997, 12(11): 402-403.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02
摘要:
1997, 12(11): 403-404.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03
摘要:
1997, 12(11): 404-405.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04
摘要:
1997, 12(11): 405-409.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05
摘要:
1992~1995年,在广州市珠海区和海康市各选择1个既往登革热(简称DF)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作为DF监测点,并对省内临床疑似DF病人进行监测。从104份疑似DF患者急性期血清分离出34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2.69%,分别是1993年的登革2型和1995年的登革1型。1316只蚊分为116组,经C6/36白纹伊蚊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全部未分离出DF病毒。198份疑似DF患者血清作登革IgG抗体(DV-IgG)检测,检出阳性55份,检出率为27.78%,2份是1993年同一患者双相血清。53份是1995年单份血清,与各型DF病毒抗原呈高度广泛交叉反应,不能判定流行型。5例病后约100天的DF患者其IgG抗体滴度普遍下降。检测972份健康人血清DV-IgG,检出131份阳性,检出率为13.4%,阳性抗体滴度大多在1∶40。但1994年抗体滴度1∶80~1∶160的有19份,明显高于其它年。
1992~1995年,在广州市珠海区和海康市各选择1个既往登革热(简称DF)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作为DF监测点,并对省内临床疑似DF病人进行监测。从104份疑似DF患者急性期血清分离出34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2.69%,分别是1993年的登革2型和1995年的登革1型。1316只蚊分为116组,经C6/36白纹伊蚊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全部未分离出DF病毒。198份疑似DF患者血清作登革IgG抗体(DV-IgG)检测,检出阳性55份,检出率为27.78%,2份是1993年同一患者双相血清。53份是1995年单份血清,与各型DF病毒抗原呈高度广泛交叉反应,不能判定流行型。5例病后约100天的DF患者其IgG抗体滴度普遍下降。检测972份健康人血清DV-IgG,检出131份阳性,检出率为13.4%,阳性抗体滴度大多在1∶40。但1994年抗体滴度1∶80~1∶160的有19份,明显高于其它年。
1997, 12(11): 408-413.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08
摘要: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全国狂犬病高发地区之一。据历年疫情统计,45年(1951~1996年)共发病11213人,发病率波动在0.03~2.46/10万,年平均发病率0.13/10万,其中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09/10万、0.72/10万、0.92/10万;80年代为狂犬病高峰期,仅以1981年,发病887人,发病率2.46/10万。自1985年始,连续多年对家犬采取“管、免、灭”与暴露人群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具体为:在犬群中建立免疫屏障,家犬免疫覆盖率在85%时人发病率下降53%;尚未开展犬免疫地区,则人狂犬病上升12.0%;对暴露人群的主要措施:伤口处理、疫苗注射、保护率达86.0%,由于保障疫苗需用量(大幅度增加),由1980年的3.6万人份增到1996年的50万份。到1995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下降到(24人)发病率0.04/10万,降低到历年来最低水平,说明了多年的防治措施已初见成效。从另一方面来看,1996年发病人数由1995年的24人,上升到50人,为上1年的2倍以上,提示我们狂犬病疫情有回升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是全国狂犬病高发地区之一。据历年疫情统计,45年(1951~1996年)共发病11213人,发病率波动在0.03~2.46/10万,年平均发病率0.13/10万,其中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09/10万、0.72/10万、0.92/10万;80年代为狂犬病高峰期,仅以1981年,发病887人,发病率2.46/10万。自1985年始,连续多年对家犬采取“管、免、灭”与暴露人群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具体为:在犬群中建立免疫屏障,家犬免疫覆盖率在85%时人发病率下降53%;尚未开展犬免疫地区,则人狂犬病上升12.0%;对暴露人群的主要措施:伤口处理、疫苗注射、保护率达86.0%,由于保障疫苗需用量(大幅度增加),由1980年的3.6万人份增到1996年的50万份。到1995年狂犬病发病人数下降到(24人)发病率0.04/10万,降低到历年来最低水平,说明了多年的防治措施已初见成效。从另一方面来看,1996年发病人数由1995年的24人,上升到50人,为上1年的2倍以上,提示我们狂犬病疫情有回升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997, 12(11): 412-41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12
摘要:
本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南京部队3250名60岁及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现患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军队离休干部现患疾病系统分布以循环系统疾病最多,占33.6%,其后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21.0%),呼吸系统疾病(12.6%)等。冠心病居军队离休干部前十位疾病之首(49.2%),高血压病(35.6%)和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8.4%)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因此,军队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应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作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本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南京部队3250名60岁及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现患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军队离休干部现患疾病系统分布以循环系统疾病最多,占33.6%,其后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21.0%),呼吸系统疾病(12.6%)等。冠心病居军队离休干部前十位疾病之首(49.2%),高血压病(35.6%)和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8.4%)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因此,军队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应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作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1997, 12(11): 415-417.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15
摘要:
1997, 12(11): 417-418.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17
摘要:
1997, 12(11): 418-420.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18
摘要:
1997, 12(11): 419-421.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19
摘要:
1997, 12(11): 420-422.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20
摘要:
1997, 12(11): 421-422.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21
摘要:
1997, 12(11): 422-423.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22
摘要:
1997, 12(11): 423-425.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23
摘要:
1997, 12(11): 424-42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24
摘要:
1997, 12(11): 426-428.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26
摘要:
1997, 12(11): 427-428.
摘要:
1997, 12(11): 427-429.
摘要:
1997, 12(11): 429-430.
摘要:
1997, 12(11): 429-431.
摘要:
1997, 12(11): 430-431.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30
摘要:
1997, 12(11): 433-43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33
摘要:
1997, 12(11): 435-438.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35
摘要:
1997, 12(11): 437-440.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37
摘要:
1997, 12(11): 439-440.
DOI: 10.3784/j.issn.1003-9961.1997.11.439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