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杂志从2018年8月起正式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将通过在文章上添加开放科学二维标识码(OSID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一个与业界同行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研究成果的途径,同时提供系列增值服务,提升论文的科研诚信。投稿本刊的作者请查看本刊投稿须知,注册“OSID作者助手”工具账号,使用工具创建OSID码,按照要求将稿件中加入OSID码一起投到本刊。 科技期刊数字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二维码作为纸质版和数字化产品的纽带,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通道以及更加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疾病监测》加入OSID计划,一方面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和讨论体验,另一方面能使作者更严肃负责地对待所著论文,促进优秀论文更好地传播,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凡经本刊发表的论文都将添加 OSID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重点介绍OSID计划及其操作流程。
问题1:什么是OSID 开放科学计划?
答: OSID(英文全称:OpenScience Identity,简称OSID)开放科学计划,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一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诚信的计划。通过OSID,作者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上传简短的语音、视频、文字介绍,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弥补纸刊载体的局限性,也可与本专业其他研究人员互动、交流,提升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同时,让科研过程可追溯,提升了研究成果的诚信质量。
OSID码包含以下内容:
1.上传作者语音:作者介绍论文的语音(可上传5段语音,每段不超过10分钟),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还可以介绍自己在研究前的准备工作、研究过程中的趣事等,从而展现更多的研究细节;(必填)
2.确认在线问答邮箱:作者与读者在线交流问答,建立起论文的学术交流圈。填写和学者或读者交流邮箱(必填)。
3. 查看学术圈功能(选填);
4. 上传开放科学数据与内容:论文附加说明,可上传论文相关开放科学的数据与内容(若愿意分享可提供论文相关的高清图片、动态图、视频介绍、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实验方法、调研问卷、相关资讯、课件、论文原文翻译等),同时为自己的论文提供科研诚信支撑。提供学术评论句和创新点(必填)。
问题2:OSID码有什么作用?
答:“OSID 开放科学计划”可以有效连接期刊、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实现期刊品牌效应的最大化。对作者而言,论文展示形式更加立体化,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将以前因篇幅有限无法交流的内容完整呈现;建立与读者的在线交流,扩展人脉,线上实现学术研究的延展性;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同行在线评议体系,改善“以刊评文”的不合理现状。刊社通过分析读者的扫码行为,和读者互动,可以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时调整报道方向。
问题3:一定要做这项工作吗?
答:是的。完成OSID码注册及资料上传为本刊稿件正式录用发表的必要条件,请各位作者务必配合,以便完成论文发表流程。
问题4:如何生成OSID码?
答:OSID码好比一篇论文的身份证,可以由期刊社编辑创建,也可由作者自行创建。每篇文章拥有独立、唯一的OSID码。
①投稿时作者创建OSID码:注册说明:
手机注册账号:
或电脑注册账号https://s.osid.org.cn/BqjEAiE,获得【OSID作者助手】工具账号后,使用工具创建OSID码并补充各项内容。将OSID添加到论文正文标题旁投至本刊编辑部。
②稿件录用时编辑创建OSID码:编辑根据投稿内容创建OSID码,发送录用通知(邮件或手机短信)给作者,作者在规定时限内(一般为10个工作日),根据通知内容注册账号,登录,关联论文,上传材料。如果错过时限,可以要求编辑部重新发送录用通知。没有及时或者全部提交资料的,编辑部会发送督促上传的信息。
问题5:如何在码内上传语音?需要注意什么?
答:扫码进入【OSID作者助手】工具,登录,点击“作者语音”后进入界面开始录音。
作者用手机录制语音(最多可录制5段语音,每段录制时间不超过10 分钟)。作者可以讲述本篇论文背后的故事,包括研究动机、背景、研究灵感、存在的不足以及致谢等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清晰地了解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方法、学术成果,丰富论文内容的呈现形态。
温馨提示:上传语音时,注意选择安静环境,确保声音清晰;建议整理思路,不要照读摘要。
问题6:所谓的“开放科学数据与内容”指哪些?
答:可以理解为论文的增强出版部分,上传的附件可以是语音、视频、图片、PPT、PDF、Word文档等形式。提供学术评论句和创新点(必填)。
作者可以提供论文相关的高清图片、动态图、视频介绍、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实验方法、调研样本、相关资讯、课件、基金项目证明材料、专家推荐信、论文获奖证书、论文相关专利授权书、论文的审稿意见等内容。同步展示论文当中学术研究的实验过程及方法,实验数据,展示论文相关动态视频、高清大图等,方便审稿专家和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同时,作者上传的开放科学相关材料可以作为论文学术诚信的支撑材料,防止研究数据造假,提高科研诚信水平。
问题7:在线学术问答真的可以吗?
答:SAYS系统支持在线学术问答。 专家、读者对于该学术论文的内容如果产生疑问,或认为有值得与作者就该领域进行探讨之处,可立即通过手机进行语音、文字在线提问。同时,通过精彩问答合集的方式承载与该论文课题相关学术交流的精华内容,作为文章的额外补充及配套展示,极大程度节省了读者的解惑成本。
问题8:学术圈是怎么回事?
答:学术圈,类似微信朋友圈,呈现的是作者的学术动态,发表论文的信息,读者的阅读、提问情况,作者可以建立与读者的在线交流,扩展人脉,实现学术研究的延展。作者可以发布感兴趣的话题、最新的研究观点、问题征集、项目合作需求、日常工作进度、日常研究感悟、学术文章推荐等等。在学术圈领域里,专家、学者可以对作者、论文进行评价,开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