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传染病研究专题(2021-06)

发布日期: 2021-07-14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是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和构建“健康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截至 2021 年 1 月 30 日,我国已与 171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 205 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重要传染病传播风险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旨在针对非洲、东亚和东盟、南亚、俄罗斯、中亚和西亚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重要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评估重要传染病传入我国并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探索输入传染病监测预警技术,提升我国输入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卫生安全保障。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出血性传染病,是一种容易流行的、疫苗可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通过被感染的蚊虫叮咬而传播给人类。由于传播迅速,具有国际传播风险,对全球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为防范黄热病疫情自“一带一路”疫情国家输入我国,本专题对黄热病的输入风险和输入后本地传播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拉沙热是由拉沙热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以多乳鼠为主,照顾、诊疗拉沙热患者过程中,无防护的接触、处理尸体的人员可发生感染。25% 的患者可发生神经性耳聋,显性感染病例的病死率约为 30%。拉沙热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在西非国家呈地方性流行,估计非洲每年约 10 万~30 万人感染,其中约 5 000 人死亡。本专题定性和定量评估了拉沙热输入及续发传播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以研判输入我国的风险。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急性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若蚊媒条件适宜,易造成暴发疫情或较大范围流行,是当前全球最重要的蚊媒传染病。东盟国家是登革热高流行国家。本专题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东盟国家登革热输入和引发本地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期制定登革热暴发风险评估工具,促进暴发预警及迅速应对。

基孔肯雅热已成为分布广、发病多、危害较大的虫媒病毒性传染病。2008 年,我国发现来自斯里兰卡的首例输入性病例,2010 年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了首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尚属于输入性传染病,以零星输入为主,尚未形成流行。我国居民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一旦蚊媒密度较高则极有可能发生该病的流行或暴发。本专题系统分析了 2010-2019 年输入性病例在时间、空间、人群、来源国的分布以及病例的发现途径、发病至诊断间隔等特征,为我国制定和调整预防输入、控制本地传播的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017-2019 年,我国已连续 3 年无本地原发疟疾病例发生,但每年仍有近 3 000 例境外输入病例。东盟国家是我国大多数输入性间日疟病例的来源地。由于我国既往流行区传疟媒介依然存在,疟疾输入导致的传播风险不容忽视。本专题对 2010 年以来由东盟国家输入的疟疾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变化特征,为我国今后开展疟疾消除后工作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截至 2021 年 5 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已波及全球 200 多个国家,造成数百万人死亡。东盟国家多数与我国比邻接壤,中国是东盟国家第一贸易伙伴,随着东盟国家 COVID-19 疫情加剧, 输入我国风险增加。本专题对东盟国家输入我国 COVID-19 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我国调整针对东盟国家的 COVID-19 防控政策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信息。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属绦虫寄生于人和家畜及啮齿类动物所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全球 10 种经济负担最重且危害极高的疾病之一。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地区棘球蚴病高发的国家,也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沿线重要国家。尽管公开所获传染病疫情及防控资料极其有限,但通过多方文献检索,本专题汇总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棘球蚴病的流行概况和防控进展,以期为未来棘球蚴病防治合作提供信息。

由于长年的武装冲突、传染病监测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阿富汗的传染病监测数据较难获取,有关阿富汗近年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专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献检索,对阿富汗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疟疾、麻疹、利什曼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主要传染病,以及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概况及防控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建立双边或多边传染病防控合作项目提供信息。

详情可通过微信扫描 OSID 二维码与专题主持人施国庆研究员和陈秋兰副研究员展开学术交流

专题文章见:http://www.jbjc.org/article/2021/6

导 读

2010-2019年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疟疾病例特征分析

“一带一路”国家黄热病输入我国的风险评估

2010-2019年中国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1-2025年拉沙热输入中国的风险评估

吉尔吉斯斯坦棘球蚴病疾病负担和防控展望

阿富汗主要传染病流行概况

东盟国家输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东盟国家登革热输入我国和引发本地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1-07-14 阅读次数:

在线交流

x 关闭 永久关闭

防诈骗公告

大家好: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本刊编辑身份添加作者微信,请务必提高警惕!本刊关于稿件的一切事项通知均采用编辑部唯一邮箱(jbjc@icdc.cn)和座机(010-58900732)联系作者,且在录用稿件后仅收取版面费,无其他任何名目费用(如审稿费和加急费等),非编辑部邮箱发送的本刊收费用通知等均为诈骗,不要随意汇入款项!如有可疑及时致电编辑部核实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