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由此导致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大量研究显示,近些年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不断升高,吸烟、有害酒精使用、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支持环境建设。2019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开展 15 个重大专项行动,除《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控行动》外,其他 14 项行动都与慢性病防控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和完善以人群为基础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连续、系统地收集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相关信息,能够掌握我国和各地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慢性病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评估相关卫生政策和慢性病防控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慢性病监测专题精选 6 篇文章。其中,吴静撰写的述评介绍了全球和我国慢性病监测的发展历程,以及新冠疫情对慢性病控制的影响,指出后疫情时代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病监测与管理的重要性。胡彩虹等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饮酒行为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对指导居民合理饮酒、降低饮酒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张静等和邱琳等两项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述身体活动量和经常锻炼情况对于慢性病防控的影响和意义。李昌昆等研究探讨了血脂异常和血脂边缘升高与糖尿病患病之间的关系,提出要加强慢性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综合管理的建议。邢秀雅等研究比较了 2013-2015 年安徽省成人肥胖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体质指数与腰围的关系。加强体重和腰围管理对于控制慢性病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学意义。
该组文章的刊出,从全国、分省的角度描述主要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及其关联关系,提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重要性;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提高监测质量是慢性病防控的基础,是健康中国行动评估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详情可通过微信扫描 OSID 二维码与专题主持王丽敏教授展开学术交流
专题文章见:http://www.jbjc.org/article/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