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指南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协助审稿人更全面地审阅稿件,提高审稿质量,《疾病监测》编辑部编制审稿指南,列出了审稿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标准,供审稿参照使用。审稿的目的是对某篇学术论文进行学术评价,稿件评价语言应客观、准确、公正,不应用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进行评价。

1 选题的重要性

1.1 理论上的重要性

v 有重要理论意义

v 为该领域指出新的研究方向,或有可能改变未来研究方向

 1.2 实践意义

v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v 用重要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1.3 适合性

v 适合《疾病监测》杂志及其读者

v 选题为有待研究的新选题

 2  研引言”或“问题提出”中的文献综述

2.1 包括最重要的文献

v 参考以往重要相关文献

v 参考新近出版文献

v 参考相关重要领域文献

 2.2 在文献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

v 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研究问题是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

v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

v 文献综述能够说明该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

 2.3 文献的把握和处理

v 文献综述表明作者理解了文献

v 对各类文献进行了分析、整合,不是堆砌文献

v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推论适当,没有过度表述、误解、误用或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文献

v 用批判的眼光进行文献综述,指出了以往研究的局限、矛盾和模糊的地方,表述公正,严慈适度(松弛有度)

v 文献组织适当,促进了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2.4 文献的完备和准确

v 主要参考第一手的研究文献,没有过度依赖已有的综述、专著或教材,尽量不引非学术性的文献

v 参阅的文献范围广泛

v 如果不是必需,不要引用与研究关系不大的文献,也没有必要穷尽所有文献,不要过度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

v 能够帮助其他专业的读者熟悉该研究领域,并籍此评估作者后面进行的研究

 3 问题提出

3.1 研究问题的恰当性

v 研究分析的单元正确?

v 研究集中于关键的变量,即那些已知的有潜在影响的变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变量,不选择其他的有关变量?

v 清楚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多因素,还要指出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介/调节作用、因果关系等。

v 假设可以证伪

v 考虑了各种相关的理论观点以及相反的理论观点

 3.2 逻辑正确

v 研究变量界定清楚,指明与类似变量的区别

v 研究基于的理论能够自洽

v 从文献综述到研究假设的提出,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v 研究目的、假设、问题和预期的独特贡献表述清楚

v 对某种理论或观点的推论符合逻辑

v 基于理论或事实提出研究假设,表述清楚

v 对基本的观点解释恰当,能够让该领域外的读者看懂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v 研究对象取样适合研究问题,有代表性

v 要交代研究对象的特征,说明样本总体特点、样本大小以及可以统计的人口学特征

v 应给出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4.2 设备和材料

v 设备和材料适合研究问题

v 特殊的实验设备需描述特征

v 研究材料需给出来源或选择方式

v 如果可能,应该使用经过标准化的、被认可的测验,如果不用,应该解释原因

v 如果是新的试验方法,应详细介绍。从别处得到的测验应有参考文献

 4.3 研究设计和过程

v 研究设计可以回答研究的问题

v 设计的类型:实验、准实验还是相关研究?组间还是组内?是否用了多种测量,如果是,考虑到平衡了吗?

v 被试在不同条件的组中是如何分配的

v 自变量是如何控制的

v 因变量是如何测量的

n 变量要给出操作定义

n 研究程序应按步骤来说明

n 描述的细节要充分适当,以可以让别人重复为准。既不能太简略,也没有必要说明所有的细节


4.4 数据收集、管理和统计分析

v 正确处理实验中的极端数据和无效数据

v 问卷回收率和无效问卷比例需在可接受范围,提高回收率,分析受试者不接受调查和丢失带来的影响

v 控制数据的质量(数据采集和录入)

v 给出统计软件及版本

 5 数据分析和结果

5.1 统计分析

v 统计方法使用正确

v 有没有更简单的统计方法或更高级的统计方法

5.2 结果表达

v 数据分析的顺序要符合研究逻辑,即与文献综述和讨论部分的表述顺序(思路)一致

v 先文字,后数字。行文不要以统计数据开始

v 先呈现描述统计,然后再给出推论统计

v 为方便以后的综述和分析,需给出基本的统计数据(平均数、标准差、样本数等)

v 正确使用图表,有助于清楚表达研究结果,但图表内容不要与正文重复

v 每个统计分析都要报告自由度

v 显著性不要写P=0.000,因为概率不可能为0

 5.3 公正客观

v 不要只报告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v 不要报告远离研究主题的数据

 6 讨论和结论

6.1 结果的解释

v 在对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推论

v 把研究结果与初始的研究假设和目的联系起来

v 对结果解释,既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

v 不要简单地重复结果,要解释研究结果的含义

v 要区分客观的结果描述和自己的主观解释

v 尽量少讨论与研究主题偏离较远的问题

v 如果可能,要探讨能否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反的解释

v 要联系其他同类研究的结果

v 如果必要,要在一个较广阔的研究背景下讨论结果

v 考虑对结果进行最简单的解释

v 不要忽视或弱化与研究假设相反的结果

v 解释意外的研究结果

v 结论或对结果的小结要简明

 6.2 研究意义

v 从研究结果到理论的提升要恰当

v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具体

v 指出未来研究创新的方向

 6.3 研究局限

v 对研究的局限和缺点进行恰当的实事求是的自我批评

v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局限都要考虑

v 要说明推论时的限制条件,不管是已知的还是可疑的

 7 文稿的呈现

7.1 写作质量

v 行文流畅,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v 客观、专业

v 在文章的开头就能让读者明白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v 论文各部分之间有清晰的逻辑联系

v 整个研究“故事完整”(Good writing is good teaching)。论文写作就像讲故事,需要把故事讲清楚,能吸引读

者的注意。让人读不懂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v 写作认真,准备充分

 7.2 符合期刊投稿要求

v 题目和摘要充分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v 文献列表中正确给出所有参考文献

v 符合《疾病监测》的定位风格和格式要求

 8 研究的贡献

8.1 总的贡献

v 理论贡献,如提升、挑战而不仅仅是应用现有的理论

v 实践贡献,如研究结果不是实际工作中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v 方法上的贡献,如研究工具、研究策略、分析技术等

v 有建设性的重复研究,如虽是重复研究,但在重要的方面扩展了已有的研究

 8.2 文献价值

v 弥补了目前的研究空白

v 超越了以往的文献

v 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做出了贡献

v 激发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

v 报告了其他文献未报道的大量数据和观点

v 反映了重要研究项目的主要方面(数据、观点等)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阅读次数:

在线交流

x 关闭 永久关闭

防诈骗公告

大家好: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本刊编辑身份添加作者微信,请务必提高警惕!本刊关于稿件的一切事项通知均采用编辑部唯一邮箱(jbjc@icdc.cn)和座机(010-58900732)联系作者,且在录用稿件后仅收取版面费,无其他任何名目费用(如审稿费和加急费等),非编辑部邮箱发送的本刊收费用通知等均为诈骗,不要随意汇入款项!如有可疑及时致电编辑部核实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