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洪志恒, 李超, 任瑞琦, 牟笛, 祝菲, 刘小波, 任婧寰, 王霄晔, 孟玲, 涂文校, 向妮娟
- HONG Zhi-heng, LI Chao, REN Rui-qi, MU Di, ZHU Fei, LIU Xiao-bo, REN Jing-huan, WANG Xiao-ye, MENG Ling, TU Wen-xiao, XIANG Ni-juan
- 2017年11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cerned inthe mainlandof China, November 2017
- 疾病监测, 2017, 32(10/11): 810-813
-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7, 32(10/11): 810-813
- 10.3784/j.issn.1003-9961.2017.10/11.00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7-11-15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 北京 102206;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 100026;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 102206
2.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3. National Institute for Vir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26, China;
4.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2206, China
2011年4月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始启动月度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重点传染病风险进行评估;通过系统回顾近期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研判下个月份的可能发展趋势,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和病种,以做好监测和应对准备。2017年11月6日,中国CDC进行了2017年11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现报告主要的评估结果。
1 评估方法和依据本月风险评估所采取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依据与之前无差异,详见已发表的文章[1-2]。
2 评估结果 2.1 风险地图(示意图) 2.1.1 近期全球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见图 1。
![]() |
图 1 近期全球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截至2017年10月31日) Figure 1 Rec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s 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global concern (as of 31 October 2017) |
|
见图 2。
![]() |
图 2 近期国内需关注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示意图(截至2017年10月31日) Figure 2 Rec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s 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great concern in China (as of 31 October 2017) |
|
无。
2.3 重点关注 2.3.1 人感染H7N9禽流感我国内地2017年10月无新增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国共报告H7N9确诊病例1 533例,其中死亡607例。实验室监测未发现H7N9病毒对人致病性或传播力改变的突变。
根据2017年1-10月H7N9态势、往年疫情规律和病原学监测结果,结合各地活禽市场和活禽调运管控措施的实施以及H7N9禽间疫苗的使用等影响因素,预计2017/2018年冬春季H7N9疫情将可能再次出现季节性升高。随着家禽强制免疫全面实施、活禽调运监管制度和市场监管措施更加严格,H7N9疫情扩散上升势头有望得到遏制。
建议:各地应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农业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活禽市场管控切实做好H7N9防控工作的通知》及近期国家应对H7N9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关于进一步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管理的通知》,切实做好H7N9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做好疫情和病原学监测,加强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禽类和环境污染情况监测、病例暴露溯源调查等工作;加强针对性的H7N9防控知识宣传;继续做好H7N9病例早诊、早治和重症救治工作;促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及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等长效措施落到实处。
2.3.2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2017年1-10月,全国共有16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3 559起,中毒5 138例,死亡126例。报告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东中部地区,报告起数前5位的省份为山西(985起)、北京(848起)、辽宁(725起)、山东(672起)和吉林(301起),占总报告起数的99.2%。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占全部起数的94.1%;其次为集体食堂、餐馆等饮食服务单位,占1.7%。
根据往年监测结果,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季节性分布特点与我国北方冬春取暖季节基本一致。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期。预计进入11月后会有明显升高。
建议:(1)有条件的地区政府积极推进集中供暖,引导群众改进取暖方式,改造取暖设施。(2)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按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要求,认真开展事件监测报告和医疗救治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处理和综合评估工作。(3)在高发季节(尤其是重点地区)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控知识宣传。
2.4 一般关注 2.4.1 鼠疫2017年8月1日至10月30日,马达加斯加共报告1 801例鼠疫疑似病例,死亡127例。其中1 111例(62%)病例临床分型为肺鼠疫,261例(15%)病例为腺鼠疫,1例为败血性鼠疫,仍有428例病例待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风险评估认为,马达加斯加国内出现跨区域传播,并已波及首都和港口等人口稠密地区,结合肺鼠疫的传播特点,该国国内的传播风险极高。结合该国与邻近印度洋岛屿和非洲东南部国家的航班及海运情况,区域传播的发生风险为中等。由于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且已实施出境检疫和旅客告知措施,相邻国家均已开展应对和准备行动,引起国际传播的风险低。
我国与马达加斯加存在一定数量的人员往来,因此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目前当地已采取了防控措施,且我国已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及对往来马达加斯加的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因此输入我国的总体风险较低。腺鼠疫不具备人际间传播能力,而肺鼠疫潜伏期短,且潜伏期不具备传染性。如果我国发生肺鼠疫输入疫情,不排除局部小范围传播的可能性,但进一步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建议:(1)继续关注马达加斯加鼠疫事态发展,以便根据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2)加强口岸对来自马达加斯加旅客的检验检疫,包括对来自马达加斯加货物的查验,发现啮齿动物和跳蚤及时进行处理。(3)医务人员提高警惕性,对近期有马达加斯加旅行或居住史的发热病例加强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4)加强对即将前往马达加斯加的旅客做好宣传教育,如非必需,可建议其暂时推迟行程。
2.4.2 流行性感冒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下降,北方省份仍处于流感的低水平流行期。南北方省份均以A(H3N2)为主要流行病毒。2017年4月以来,我国流行的H3N2亚型、甲型H1N1、B型流感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流行毒株与北半球推荐的2017-2018年疫苗株匹配性较好。耐药性监测显示,所有甲型H1N1和A(H3N2)亚型流感毒株均对烷胺类药物耐药;所有A(H3N2)亚型、B型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绝大多数甲型H1N1流感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气温下降,11月下旬至12月初,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渐上升,流感暴发疫情报告起数也会增多,预计12月南北方省份会相继进入流行季节,均以A(H3N2)为下一阶段流行毒株的可能性较大。
建议:(1)各地应继续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流感样病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2)及时分析疫情态势, 做好风险评估,加强流感样暴发疫情的报告,做好标本采集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可能的毒株变异情况和耐药情况。(3)加强流感监测数据分析和共享,密切关注全球和周边地区流感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情况。(4)建议高危人群及时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
2.4.3 登革热10月,全国共新增报告1 645例病例,较2016年同期(354例)上升365%,新增病例主要集中于云南省(773例)、广东省(701例)和浙江省(115例),其中广东省1例病例死亡。2017年截至10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5 009例,较2016年同期(1 811例)上升177%,死亡1例。累计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云南省(2 164例)、广东省(1 256例)和浙江省(1 217例)。其中,广东省16市34区报告新增本地病例,疫情呈高度多点散发态势;云南省疫情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和勐腊县以及德宏州瑞丽市,临沧市耿马县疫情进入低位散发阶段;浙江省杭州市仍有散发病例。
根据既往媒介伊蚊密度季节性特征、近期温度和降雨情况,预计11月登革热总体疫情将逐渐下降。云南省由于输入压力持续存在,疫情仍将继续,但流行峰值将逐步下降。海南省等热带地区仍存在输入病例引发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
建议:(1)云南、广东、浙江等重点省份继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避免出现老疫点疫情反复,新发疫点应集中力量尽快扑灭,避免出现疫情扩散。(2)海南省等热带高风险地区应继续加强监测,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准备。(3)各地应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经验,探寻适宜本地区的可持续防控策略。
3 讨论本月风险评估会议重点分析了2017年11月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登革热、鼠疫等传染病以及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的公共卫生风险。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预计11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10月有所上升,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暴发事件为主。人感染H7N9禽流感可能会出现散发病例。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也将出现季节性升高。11月登革热总体疫情将逐渐下降,但海南等热带地区仍存在输入引发本地暴发的风险可能。近期马达加斯加暴发肺鼠疫疫情,不排除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且不排除疫情输入后导致局部小范围传播的可能性,但发生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作者贡献:
洪志恒 ORCID: 0000-0003-0774-2851
洪志恒:初步提出本月度风险评估议题,分析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趋势,撰写文章初稿,并参与文章修改
李超:负责鼠疫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撰写
任瑞琦: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撰写
牟笛:负责登革热内容的分析和撰写
祝菲:负责流行性感冒的分析和撰写
刘小波:负责蚊媒监测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撰写
任婧寰、王霄晔:负责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撰写
孟玲、涂文校:参与本月风险评估议题的提出、素材的准备和文章修订
向妮娟:负责决定风险评估议题、主持风险评估会议,参与文章的修改
[1] |
Tu WX, Zhou L, Wang R,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June 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3, 28(6): 424-428. (in Chinese) 涂文校, 周蕾, 王锐, 等. 2013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 疾病监测, 2013, 28(6): 424-428.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3.6.003 |
[2] |
Li LL, Wang DY, Wang Q,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and concern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December 2013[J]. Disease Surveillance, 2013, 28(12): 964-968. (in Chinese) 李雷雷, 王大燕, 王芹, 等. 2013年12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 疾病监测, 2013, 28(12): 964-968.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3.12.003 |